第69章 高阳郡王(第4/6页)

吕娘子赞道:“不错,这样才能长久。凡办得长的,都是这么干的。”

“已经有人这么干啦?”梁玉很诧异,她还以为自己是头一个这么想的呢。

吕娘子咳嗽两声:“嗳,有些大家族呢,就专门拿出祭田来,周济着穷困的族人。城里做善事的人也是这样,公同凑点薄田,雇上几个寡妇,收几个弃婴就这么养着,吃不饱也饿不死。”

“我们村里也就是一家死了人,大家你出几十文,我出几百钱,凑个棺材之类的。县城倒是县令会做些善事,这等私人做的,大多是怜贫惜弱,遇到了赏身寿衣、赏副寿材,”梁玉感叹,“还是见识得少了啊。”

吕娘子安慰道:“现在不是知道了么?就算不知道,你也想出来了。”

“我能想出来,但是不该得意。”梁玉反省了一下,继而拿出纸笔来,与吕娘子写写画画,勾勒出个计划来。先是买地,京城地价也贵,想买合适的就急不得,梁玉算了一下自己的财产,能置一个大些的,或者两、三个小点的庄园了。还得在京里有一两处宅子安置人,或者在城外就能置得更大一点。

“就照这个数买吧,”吕娘子拍板,“也不能为了做善人把自己给饿着了。你得留一份,预备着有急用。你自己的那点田不要拿出来,那是梁媪的心意。你还有这个道观,每日盈余也不少,先拿这个,秋天囤些米,冬天施粥、春夏赠药。每日从那功德箱里定个数,这样日日都有进项,免得一次出一大笔钱,又手忙脚乱。你的钱也不要一次都花完,万一有急用呢?”

“我明白的。快有收成的时候,不是急得上吊谁也不卖地。总得慢慢地等,”梁玉现在是不急了,“每天就拿功德箱里的拿出来吧。唉,说完了书,就把这道场给开了吧。能再编故事呢就编,不编了,就算命打卦卖书。”

吕娘子笑道:“好。”

梁玉道:“我又想起来了,做这些事都要人手,可先拣贫苦的人家雇,给他们一个进项,好过白舍二两米。我虽要做好人,却不想养懒汉,谁想认真过日子我就帮谁。”

吕娘子一合掌:“善哉。”

她两个脚踏实地办这些个事倒是周到细致,规划完了之后都觉得自己离“好人”又近了一步。吕娘子道:“明天就托相熟的牙行去留意。”

两人计议已定,第二天吕娘子就出门去找牙行。梁玉这里往外帖出招帖,先招杂役若干,男女不限,主要负责就是书场的洒扫,每天管两顿饭,工钱开的是市价。

当天就有人揭了招帖,阿蛮与安儿粗粗一看,竟是女多男少,想想无尘观是个什么地方,两人一合计,留下了几个大婶儿。越是出力的活,价钱反而越低,精细些的活计给钱才多。如果这一个杂役有一家子要养的话,这一吊钱是不够养活所有人的,一家子都得有点事做,才不至于总是挨饿。

梁玉自己就是一个当学徒的时候就想自己开铺子带徒弟的主儿,遇到肯干活的妇人是非常喜欢的,当时便签了契,先付了每人半吊钱。

眼下新庄园还没个影儿,但是书场有收入,又雇了人,梁玉自觉自己的好人事业有了一个开头,也是神清气爽。南氏去宫里探望了一回梁婕妤,回来就放了心,只是派人跟梁玉说,叫她勤往宫里去陪陪“病人”。

~~~~~~~~~~~~~~~~

梁玉如今的生活非常的舒缓,心情很平静。她知道自己那点本事在真厉害的人面前耍不出什么花招来,萧礼如果真盯上了她,她只有完蛋的份儿。可不能寄希望于别人不会发现的运气啊!

她就扎扎实实做她的“好事”,隔个十天,攒够了一口棺材钱,就给京兆府送去。纪申收到第一份棺材钱的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心头积垒的沉郁也略有纾缓,心道:世上总还是有向善之人的,为了这个我也得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