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第2/2页)

皇宫大内应该是庄重的地方,连消寒图都透着特别讲究。道光皇帝亲笔书写的“九字文”被制成双钩空心字装裱在楠木框子上,上面工整地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个字正好九笔。宫里的帝、后们每天描上一笔,提示着自己要像严冬里的垂柳一样定气宁神苦心修炼,珍重德行以等待春风的到来。这块精美的“写九”消寒图至今仍然悬挂在养心殿燕禧堂的槅扇上。至于当初这里的主人究竟是以怎样的心态提起朱笔勾勒这些文字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文字版的消寒图后来也传到了民间,而且那犹如春风拂面的诗句还有了丰富的变化。有写“待柬春风重染郊亭柳”的,有写“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有写“院庭春染幽巷草垂盈”的等等。不过不管怎么变有两个要点始终如一:每句九字每字九笔,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每句话里必得有个“春”字。毕竟,描这张图的目的就是为了盼着开春儿。

同样都是描字,民间却比宫里活泛得多。因为,描的时候可以变换不同的颜色。比如,晴天用朱红、风天用土黄、阴天用天蓝、雪天涂上银白的铅粉……若是在最后那个字上出现了几笔翠绿,那就表示微雨开始清洗冬日的沉重,瓦垄里丛生的枯草已然慢慢返青。进了惊蛰,春天一晃儿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