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2/4页)

“就这么办!你去布置,我好好想想我说什么,怎么说。”“事先要预备一下,到开会的时候大家好热烈发言,发言的越多越好!”

连长过了半天才说:“平日,我对大家是那么严格……老姚!”

指导员又猜着了连长的心意。“咱们是有党领导着的部队。你严厉的对,大家一定服从。严厉的不对,大家会提意见。你当众检讨自己,是表明你对自己也严厉,不但不损失威信,反倒增高威信。党是讲民主的,它检查所有的党员的行动,不论地位!你是勇敢的人,就拿出勇气来吧!”“好!我先睡一会儿。”不大的工夫,他已呼呼地睡着。外边虽然没有完全化冻,可是洞里已偷偷地往下滴水。一滴水掉在连长平伸着的手上。他动了动。指导员过去给正了正上面承水的雨布。

AA吃过晚饭,大家三五成群去开会。因为不是成排成班的开会,所以没有排队。每个人可都带着武器和手电筒。大家都脱了踢死牛的又结实又保暖的大头鞋,换上胶底鞋,为是走路轻便,虽然由连里到“大礼堂”并不很远。

副班长,有名的爆破手,因捉到俘虏而立过功的邓名戈在前,老战士章福襄在中,年轻的新战士武三弟在后,三个人在壕沟里走。

敌人又发了炮。有的在驿谷川那溜儿爆炸,有的从他们的头上飞过,落在远处。三人安然走着。

“妈的,山上的树跟美国鬼子有什么仇!”章福襄最容易动感情。每逢动感情,他的小而圆的脸就红起来,总是先由两个鼓眼泡儿上红起。

他的个子不大,看起来并没有多大的力气。可是他已跟敌人拚过几次刺刀。有人问他由哪儿来的劲儿,他就答以“党给我的”,然后真诚地一笑。

他痛恨敌人,也极看不起敌人——“妈的,一拚刺刀就跪下,孬种!在家里的时候,他吃过两年的野草和树皮。现在,家里分了地,有吃有喝;去年他汇回四十万块钱去,老父亲来信说,已添置了新被子。他不允许美国鬼子侵略了朝鲜,再进攻中国;他知道野草是什么味道。

新发下来的衣服鞋袜,他都不肯穿,非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换上。有人说他太吝啬,他就红了眼皮、发怒:“这是祖国来的,我舍不得穿!”可是,赶到有人向他要一双袜子什么的,他会很慷慨:“拿去吧!咱们吃着祖国,穿着祖国,咱们浑身上下都是祖国给的!这就是共产主义吧?”他极爱惜祖国来的东西,可是不想独占着它们。部队的集体生活已经使他忘了某些农民常有的贪得与自私。

炮打得更凶了。章福襄问武三弟:“不怕吗?”“不怕!听惯了!”青年战士严肃地回答。他十九岁,才参军半年;参军的时候,他已经是团员。他长得很体面:方方的脸,大眼睛,一条高而端正的鼻梁。他的嘴唇很薄,并上就成一道线,张开就露出一口洁白好看的牙来。每逢听别人说话,他的大眼睛就睁得特别大,好象唯恐人家说他不注意听似的;听完,他天真地笑笑,露出好看的牙来,好象是说:我听明白了,我是用心听的!

三个月前,武三弟跟着班长柳铁汉去查哨。远处有机关枪声。柳班长回头,不见了武三弟。班长往回走,看见武三弟匍匐在壕沟里,手里拿着个手榴弹。“起来!你干啥呢?”班长问。

“枪响了,我准备打仗!”武三弟还舍不得立起来。“起来!打枪的地方还离这儿八里地呢!”

这个小故事不久就传遍了全连,大家很快地都认识了武三弟,而且都喜爱他。

邓名戈心里有劲,而不大爱说话。他是团员,又是功臣,而且老那么少说少道地真干事儿,所以威信很高。虽然因不爱说话而得了“老蔫儿”的绰号,他可是个大高个子,浑身是胆。现在,听到武三弟说“不怕了”,他想起武三弟准备打仗的那个小故事,他笑了笑。“武三弟,你长了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