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世界一隅仿佛只有他和他(第2/3页)

这下肖若飞不接了。他举着盛有一颗蛋的勺子,收回手。

顾春来爱吃,这东西还是顾春来爱中之爱。肖若飞记得,几乎不对自己动怒的顾春来,当年上学时为了几颗红烧虎皮鹌鹑蛋,愣是整整半天没跟他讲话。

“太阳怎么从西边出来了?”肖若飞好奇地捅捅顾春来。

顾春来干脆答:“不饿。”

“鬼才信,你从早晨到现在,就吃了个菜窝头,喝了碗稀饭就荷包蛋。”

顾春来的肚子很配合地咕咕叫了几声。他有些不好意思,从肖若飞勺里夹回蛋。“我今天……脑袋有点懵,到现在脑子还不太清楚。”

“昨晚没睡好?橙子打呼噜,是不是?”

顾春来沉默着,好半天才挤出三个字:“也不是,昨天晚上睡得挺好的。其实……我在想这个……”说完,他拿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肖若飞。

不用打开,肖若飞就知道,那是自己写给顾春来的企划书。看顾春来的表情,他有点不敢打开看。

可顾春来根本没给他缓冲犹豫的时间,直接摊平。

白纸黑字上,打了一个大大的红色问号。

“你这是什么意思?”肖若飞绷紧声音,如临大敌。

“先别急,我先把话说完。”

肖若飞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死死盯着屏幕,胡乱划,边划边讲:“你说。”

大学四年,从业七年,最开始懵懵懂懂,到现在,顾春来走了这么长的路,才能稍微多些信心,才能在上台前不吐得昏天黑地。后来演《双城》时心里虽然没底,他好歹还是摇摇晃晃走了过来。

但这次不同。

他好像回到当年第一次站在剧场里,看卢师兄和老团长对戏情景。过去的表演经历,优等生,感悟力强,充满灵性,话剧界的新希望……等等等等,所有的经验和骄傲那一刻统统成空。

他觉得自己刚摸到表演的门,宛若刚出生的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看到世界的模样。

“若飞,你也知道,我原来没演过电影……”

虽然答应了对方,但没待顾春来讲完,肖若飞便不满地打断他:“喂!我的毕业作品算什么?!”

“你的毕业作品对我来说就是你的毕业作品,独一份的创造,”顾春来嗤笑一声,表情随即变得严肃,“你还记得吗?你的毕业作品,十五分钟的片子,我们用了一个暑假磨剧本,准备了半年,拍了整整两个月。演话剧的时候,排练少说三四个月,多了要大半年。但这部片子围读剧本只花了一周,拍摄时间两个月……”

“《双城》不也差不多?”肖若飞发问。

“那部剧拍摄时间要长一些,”顾春来笑着更正他,“而且表演方式……我不是说他们不好,只是我觉得要相对松弛许多。”

而电影,依顾春来的理解,恨不得全身每个细胞都要演戏,能表现情绪的变化,要求更精确更到位,比电视更戏剧化,却不及舞台的挥洒自如。

之前很多人对他说,演话剧的,演电影肯定没问题。就连肖若飞之前都那么笃定,自己没问题。但他看到了天花板,看到了天花板外的天空,才知道先前的想法究竟有多幼稚。他不清楚能不能接住对方的戏,也不清楚,当二人出现在同一镜头中,自己会不会破坏了画面的平衡。

“若飞,我有点怕。”顾春来的语气,近乎求救。

肖若飞收起手机,认真看着他,说:“你跟熊搏斗过,从杰森手下死里逃生,也会怕?”

顾春来反应过来,想起那时讲冷笑话的样子,突然有些难为情,摆摆手要肖若飞别再提。

肖若飞继续讲:“还是那句话,放开去演,我看过你的表演,才敢这么说。你肯定有不足,很正常,谁都有,灿星老师也有。”

顾春来意识到,这不是同学对同学情分上的安慰,是一名电影人对另一名电影人真诚的剖白。他下意识坐直身体,目不转睛盯着肖若飞,反复思考后,说:“我做过调查,灿星影业主打电影开发制作,主打内容生产,而雁南的飞翔工作室更擅长让艺人积累人气,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