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峰回路转(二十)(第2/3页)

小萝莉晃着一双小短腿,皱着小眉头,苦思了半天,道:“读书吧!”

小孩子总是静不下来,小语嫣却是个例外。她自小就是个乖巧安静的孩子,从刚会说话开始就特别喜欢听别人念书给她听,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

再略长大一些,语嫣就展现出了一些很特别的天赋,记忆力非常好。一开始石慧他们也没有在意,只是慕容复和刘知念哄她玩教她背唐诗和三字经,小姑娘总是很快就能背诵下来。

石慧发现之后,干脆决定对她进行记忆法训练,加大小姑娘的这一优势,与王捷和李青萝商议后,白日里王语嫣便多半留在了石慧身边。

王捷和李青萝这对父母很年轻,对照顾小孩子便缺乏耐心,一心扑在自己的事情上。虽然很疼爱女儿,但是到底做不到时常陪着小家伙。如今孩子养在石慧身边,倒是放心的很,干脆一心做书院和山庄的事情。

若非石慧坚持,年轻的父母,晚上都不一定记得来接回女儿。

石慧从架子上找了一本寓言,给小语嫣说了几个寓言故事。小语嫣听没有听懂不晓得,只是多说几次,她就会将故事都记下来。

“师祖明日要去姑苏城,嫣儿想要去玩吗?”

“想!那师祖要去寒山寺看念善小哥哥吗?”王语嫣想了想问道,“上次嫣儿答应他,要送他一个鲁班锁。”

寒山寺虽然更名普明禅院多年,但是因为唐代大诗人张继那首有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百姓还是习惯称之为寒山寺。

石慧只要不出姑苏,每月都会去两三趟寒山寺看完念善。石慧身边的几个孩子若是碰上有空,也会跟着一起去。

随着玄慈在少室山下自断筋脉,叶二娘明正典刑,秋后处斩。多年前,那件轰动江湖牵扯两道十几个郡县的鬼母案已经被人渐渐遗忘。受害者家属也在尽力忘记这些悲伤往事开始新的生活。

玄寂大师也正如他说的那样,不仅没有因为石慧揭露玄慈的秘密而迁怒,反而对石慧告之藏经阁之事颇为感激。天道阁建立之初,玄寂大师还主动联系石慧为天道阁提供了许多帮助。

从天道阁开始,石慧与玄寂大师便保持着联系,主要是为了江湖上的事情,有时候还会讨论一些武功。玄寂大师并非拘泥之人,并没有将虚竹当做不可提起的对象,反而时常在信中问及虚竹是否安好。

不管虚竹的父母是谁,他曾经都算半个少林弟子。少林为了避嫌,不得不托了石慧给他另觅取出,玄寂大师一直觉得心中有愧。

这次去寒山寺,其实石慧有考虑将念善接到燕子坞来。念善是寄养在寒山寺,不需要剃度,这几年头发都留起来了。许是在寺庙中长大,念善是连蚂蚁都不忍心踩死一个,但是他却颇为向往外面的生活。

尤其是认识乔峰、慕容复这些孩子后,念善越发羡慕外面的生活。若是念善真与佛有缘,等他长大了再入佛门也不远。如今到底还是个孩子,倒不如让他过些普通人的日子,将来也多一个选择。

到了寒山寺,石慧想了想还是用了折衷的法子。与寒山寺的大师商议,一个月半月留在寒山寺,半月回燕子坞。石慧每月都送香火钱,当初用的也是相师说念善不适合养在家中的理由。如今孩子大了,想要接回去住,寒山寺的大师也不觉得意外。

从寒山寺回来,石慧又让人去姑苏城寻牙婆买了几个小丫头回来,准备挑选两个机灵的陪王语嫣玩耍。小语嫣太安静,石慧倒是希望她活泼一点。

这等小事,石慧身边的管事婆子和大丫头就能办好。只是当明月来报小语嫣挑选了两个小丫头,一个叫阿朱一个叫阿碧还是将她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