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魏澜看她一眼,没好气道:“要吃什么自己去厨房拿,动作快点。”

阿秀笑了起来,跟着寒生去了厨房。

厨房有好几样食盒,大大小小都有,阿秀挑了一个四层的食盒,最底下一层放鸡汤,第三层、第二层都装包子,每层五个,最上面一层放菜,早上剩下的红烧肉、酱菜都塞了进去,满满当当的。

装好了,阿秀对厨房管事道:“幸好您早饭准备的丰盛。”

厨房管事被夸得很是熨帖,世子爷不懂他的苦心,还好世子夫人懂,知道砍柴易饿。

装满东西的食盒分量不轻,寒生主动替夫人提着。

两人一前一后地往回走,魏澜见阿秀搬了这么大一个食盒,顿时猜到了阿秀的心思。

她居然看不起他!

魏澜面沉如水地往外走。

阿秀一路小跑随他来了国公府门外。

门外停了一辆再寻常不过的骡车,车上摆着一堆绳子。

寒生将食盒放到车上,正想给夫人摆好上车用的踩凳,阿秀自己爬上车了。这种拉货的平板骡车,后面的车板只比阿秀的膝盖高一点,哪需要踩凳子才能上。

阿秀小时候常坐这种平板车,现在再坐,阿秀只觉得亲切怀念,丝毫没想到她现在是世子夫人了,应该以坐这种车为耻。

坐好了,阿秀还很兴奋地抬起头,去看魏澜。

魏澜眼里全是冰刀子,嗖嗖的往她身上飞。

阿秀连忙低下头。

魏澜阴沉沉地坐到骡车左前方的车辕上,一鞭子甩在大黑骡的屁股上,骡子便往前走了。

路上没看到行人,骡车来到城门前,城门前居然很热闹了。

周围镇上的小贩拉着粮食菜果猪羊进城贩卖,也有城内的商人、百姓要出城。

百姓们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往往天没亮就起来了。

见了人,魏澜反而不摆臭脸了,神色淡然,仿佛周围百姓的指点议论他全不放在心上。

阿秀反而窘迫地很,不是觉得丢人,而是不习惯被人围观。

早在看到城门附近的人群时,阿秀就抱着食盒躲到了魏澜背后,她几乎贴着魏澜的后背,右边有魏澜宽阔的背影当着,阿秀再将食盒放到腿上,她低下头歪过脸,百姓们便看不到她的正脸了。

魏澜抿了抿唇。

她若喜气洋洋地傻乐,他不高兴,现在她躲着不敢见人,魏澜心里照样不是滋味儿。

自己的女人,魏澜也不想让这些粗野男人窥视打量。

可他必须排队等待出城,这个时候不守规矩,传到薛太后耳中,薛太后又要去皇上面前参他。

魏澜不怪惠文帝,他只记在薛太后的账上。

刚想到薛太后,周围百姓突然朝他们后面望去,兴致勃勃地猜测:“那是端王爷吧?听说王爷也被罚了,哈哈哈,金贵的王爷与御前红人一起去砍柴,这真是京城几百年难遇的稀罕事啊,咱们皇上真是个妙人!”

“你小点声,王爷还好,那位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指挥使,小心他听见,回头带人去抄你的家。”

“那不能,皇上罚他去砍柴,为的就是让咱们百姓乐呵乐呵,他敢为这点小事去抄我的家,我就去告御状,咱们万岁爷圣明,不会偏袒他的。”

那些议论阿秀都听见了,还听见他们说了很多魏澜办的案子,什么抄家什么砍头,说的魏澜比刽子手还可怕。

阿秀看眼身边的男人,很是震惊。

她知道魏澜是锦衣卫指挥使,但指挥使是做什么的,阿秀不懂,她进京时是个孩子,长大后养在深闺,父兄不曾与她聊这些。嫁给魏澜后,虽然魏澜喜怒无常动辄凶她两句刺她三句,可一想到夜里魏澜对她做的那些事,阿秀便也不是特别特别怕他。

原来,魏澜办案时那么冷血无情吗?

光顾着听百姓们对魏澜的议论了,阿秀都没注意什么端王不端王的。

等了一刻钟,终于轮到他们出城了。

百姓们不怕魏澜追究,毕竟人太多了,魏澜难以记住他们谁是谁,守城的官兵却不敢露出任何取笑之意,例行盘问都没做,恭恭敬敬送阎王似的让魏澜的骡车过去了。

出了城,路上行人少了起来,经过的百姓三三两两,没等他们猜疑车上一身华服的威严男子是谁,骡车走得快,已经过去了。

阿秀放松下来,腰杆重新挺直,抱在怀里的食盒也放到了一旁。

刚想挪远些,不靠魏澜那么近,后面突然传来一声暴怒的叫喊:“魏澜!”

阿秀抬头,看见后面几十步外有辆骡车,赶车的男人马鞭子甩得飕飕作响,速度很快地追了上来。

男人一身紫色蟒服,长得十分俊美,可他面带怒容,见阿秀看他,他狠狠地瞪了阿秀一眼。

这就是端王殿下吧?

王爷啊,阿秀只在戏文里听说过的尊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