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2/4页)

“老崔啊,你们办的案子有没有个统一口径啊?”他问。

“统一口径?那你得找我们领导问啊。”崔铁军说。

“哎,你们得快点弄出来啊,我们信访值班的一共就四个人,这一下来了200多个群众,有本市的、有外地的,都嚷嚷着见局长。你们得来人啊,得帮我们答复。”邱主任说。

“哎哟,我们这儿还办案子呢,没时间啊。你们自己解决,自己解决吧……”崔铁军说着就要闪。

邱主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老崔,你这么说可不对了,什么叫我们自己解决啊?我们这是在帮你们抵挡呢。走,你带我找小林去。”他说着就把崔铁军拽到了林楠办公室。

林楠一直是开门办公,远远就听到了崔铁军的大嗓门儿。

“哎,邱主任,是什么香风把您给吹来了?”他客气道。

“哪有什么香风啊,我都快晕了,小林,你赶紧到门口看看,你们再不帮帮我,这市局大门就让群众给推开了。”邱主任焦急地说,“都嚷嚷着什么解冻呢,说公安局再不给个解释就到北京上访。”

“操,你说现在这帮人,洗钱还洗出理来了是吧。”崔铁军不忿。

“哎,崔师傅,先别发牢骚。”林楠摆手,“那邱主任,现在需要我们做什么?”

“第一,赶紧做一个‘答复口径’,找你们主管局长审批一下。第二,找个业务熟的,赶紧跟我到门口给群众普普法。其他的你们定。”邱主任说。

“行,我们马上就办。”林楠痛快地答应。

按照邱主任的要求,经侦支队以最快的速度写了一个“答复口径”,里面的内容可谓是字字珠玑。在案件没有全部查清之前,既要让群众得到一定的信息量,也不能过多透露案情。林楠让内勤改了三次,才给郭副局长报上去。郭副局长又改了两遍,又删掉了不少涉案的内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林楠抽调了包括小吕在内的五个年轻人,负责涉案群众的登记工作。而答复工作,则由他自己和崔铁军直接负责。

两个人来到了市局门口,远远就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堆在市局门口。林楠拿着一个喇叭,大声地说:“哎,各位群众,我是经侦支队的负责人,这是我们的办案人。有什么情况,请大家跟我到接待室去说,不要堵在门口。”

“你们凭什么冻结我们的血汗钱,给我解冻。”一个群众在后面喊。

“解冻!解冻!”他这么一喊,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哎,刚才是哪位说的?我给你解释解释?”崔铁军对付这个有经验,一般在人群后面喊话的,都是挑事儿的。对待这样的,先把他拎出来,“哪位啊?”他喊了几声也没人答应。

“来,大家跟我来吧,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林楠说着冲大家挥了挥手。

为了不扰乱市局的正常办公秩序。信访办专门联系装财处,临时征用民警食堂作为接待场所。林楠已经制定好了详细的工作预案。来听取答复的群众,必须先经过登记才能进入到民警食堂,每一名群众进入之前,都要接受小吕等五个年轻人的登记,表格是林楠亲自制定的,姓名、年龄、联系电话、金额、账户信息、支付手续费等一应俱全。这个方法果然好,既能避免日后的重复劳动,又能将人群区分清。经过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登记,真正进入到食堂听取答复的群众,也不过百名,其余的围观人员统统被劝到市局门外等待。

“我们就是小老百姓,他们收费低,所以才选他们啊。”一个群众说。

“我是开公司的,本来是到银行向国外汇款,但银行员工把我介绍给他们,说他们有诚信,而且到账快。这不是我的责任啊。”一个企业老板说。

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言,林楠和崔铁军虽然费尽了口舌答复,但大部分群众却依然不满意。只有个别人感谢公安机关的冻结行为,一个胖子在台下说:“我倒是得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把钱给冻结了,我估计就全入了股市了,这一轮肯定亏大了!”他这么一说,把林楠都给气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