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书街奔突录(第3/4页)

在电车内发现一个细节,即捧读三十二开本精装书的乘客比捧读文库本的更常见,不知是偶然还是本地特色。在京都的车内,拿大开本书籍的乘客很少见(除了杂志和教科书)。

电车开出闹市,窗外渐显荒凉。相比“严岛”之称,“宫岛”更常用,因为“宫岛”(みやじま)比“严岛”(いつくしま)好读。学术书籍中多用“严岛”,观光指南多用“宫岛”。

文庐书店在小街拐角处,门脸很小,是常见私营旧书店的规格。店内顾客不少,书堆得很混乱

接近宫岛口,发现沿途山地多墓地,石碑林立。古来严岛被视为洁净无垢的神之岛,故岛民有诸多禁忌。其中一条就是死后不能葬在岛上,而要葬到对岸的宫岛口。宫岛口岸边能看到“接迎地藏”,即是为接引岛上的亡人而立。此外,过去岛中禁止耕作、纺织,经期女人都要避居山中茅屋。明治以前产妇都不能在岛上生产,而是要渡海到对岸,产后百日方可回岛。如今很多禁忌已逐渐淡化,但葬仪一条仍固守,岛中依然没有一座坟茔。

大约是旅游淡季,渡船内游人并不多。船行不多时,即见远处青山碧海中的大鸟居,初时并不觉有多壮美,似比想象的要小些。但下船后逐渐走近,方知比想象的还要美。

严岛神社祭祀的是市杵岛姫命、田心姫命、湍津姫命三女神。平家灭亡后,严岛神社也受到源氏的尊崇。但到战乱频发的战国时代,仍不免萧条。弘治元年(1555),毛利元就在严岛与陶晴贤发起战争,获胜后也对严岛神社多加关照,修复社殿。之后,丰臣秀吉远征九州亦到此参拜,建立大经堂。

现存的楠木造大鸟居为明治年间重修,矗立神社殿前的海中。平安时代以来,鸟居修造过八次。我们未赶上潮满,故也未能见到高约十六米的朱红鸟居立在碧蓝海水中的胜景。退潮后的浅滩内有嫩绿的海藻与贝壳。鸟居前立了块小木排,提醒人们不要在此拣贝类,因为鸟居内区域皆为神境。

海风冰冷,缓缓走近鸟居,履袜被海水浸透。远近青山翠嶂,海天一色,鸟居的朱红极显纯粹。绕回岸上,望见千叠阁,即丰臣秀吉为纪念战死兵将而建造的大经堂。屋顶为歇山顶构造,千叠是指面积,实为八百五十七叠。秀吉死后大殿停止建筑,因而今天看到的模样仍是四百余年前未完成的状态。登阁门票仅一百日元,堂内几无游客,四面轩敞,顶上匾额重叠。可以想象完成后轩瓦饰以金箔的华丽,正是桃山时代崇尚的豪奢绚烂之风。廊下可远眺岛上弥山、大鸟居和更远处的广岛。

毗邻的朱红五重塔建于1407年,桧皮屋顶,据说壁绘迦陵频伽与凤凰纹样,十分美丽。但不能登塔入内,也只好在外略观一回。

下山后看到有卖烤牡蛎的,看去非常鲜嫩肥美,但急着去看严岛神社的社殿,就想回来再吃。社殿有祓殿、摆殿、币殿、本殿,左右回廊环绕,风格接近平安时代流行的寝殿造。但现存社殿为桃山时代所建,当时寝殿造已式微。涨潮时整座神社都浮于海上,可想风景之美。长廊寂静,廊柱下有铜制挂灯,糊以和纸,样式古朴。仔细看里面点的是灯油。晚间灯火明灭,大约十分幽美。

严岛神社的社纹是“三つ亀甲に剣花菱”。这是买守护符时问巫女得来的答案。又问是什么意思,她也不大清楚,只告诉我龟甲纹是很神圣的纹样,出云大社、香取神宫亦取此。她为我写下这个复杂的名称,看见她双手冻得通红,指上有冻疮,有些心疼。是很年轻很腼腆的女孩子,又仔仔细细在便签上描下社纹,叠好交给我。

神社出来,想去吃牡蛎,不料已收摊。暮云四合,周围更冷清。已经来不及行往弥山深处,只拾级而上,在多宝塔边四望山海。多宝塔建于1523年,高十五余米,供奉药师如来。塔前遍植樱树并马醉木,花开时必然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