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2/5页)

“办事?”

珍珍疑惑地瞧着李念原。

李念原和徐承志对视了一眼,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珍珍这下是更不懂了,幸得此时阿灵阿开口笑着说:“珍珍,你可知我那《华山论剑》都被谁给买了去?”

珍珍看了一圈屋里三个男人脸上心照不宣的笑容,顿时醒悟。

“舅爷爷?是你买的?你买那做什么呀?”她好笑地瞅了一眼阿灵阿,说,“舅爷爷,你该不是看阿灵阿这生意做得实在太寒碜,这才扶贫来了吧?”

李念原道:“哪有的事,你们要缺银子花,舅爷爷拿十万两给你们当零花钱,你舅爷爷我是商人,商人可不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那是……”

李念原轻咳一声,不自在地在椅子上扭了扭。

“自然是我自个儿要用了。”

“用?”

珍珍脑袋有些卡壳,这书虽说能吃吧,可味道不好啊,还难以下咽,还是说李念原研究出了新的吃法?

她怔怔地瞅着他,忽然灵光一现,惊讶地嚷了出来:“舅爷爷,你你你,你该不会是要考科举吧!”

阿灵阿立刻给了她一个“我老婆真聪明”的表情。

接收到阿灵阿的信号,珍珍一张嘴惊讶地成了个“o”型。

李念原一张脸红得跟苹果似的,咕哝着说:“怎么了,不成吗?你舅爷爷我好歹当年也是顺治十三年应天府乡试第二名。”

李念原说到这,歪头看了一眼阿灵阿,“比你这区区顺天府乡试还吊车位上的夫婿可是强多了!”

这无论现代还是古代中国,都有所谓“高考大省”一说,现代有名的高考大省是河南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

很不巧,在清代,江苏同样也是科考大省,光如今在康熙手底下干活的那些翰林和汉人文官们,就有一大批、可能高达二分之一都是江苏出身的进士,足见江苏科举之难。

相对应的,京畿所在的顺天府,由于人口占优的基本是属于文盲的满人,简直就是清朝科举的洼地,地位就相当于是现代的西藏、甘肃、青海三省,是绝佳的科举移民地。

明清两代,状元一共两百来名,江苏贡献了三分之一,京畿才两人。所以,在顺天府乡试还吊车尾上的阿灵阿,对上两江第一大乡试考场应天府第二名的李念原,那是只有活该被按在地上揉搓的份。

阿灵阿甘拜下风,拱手作揖。

“晚生不才。”

“可是,科考艰难,尤其是考进士,阿灵阿他好兄弟揆叙那会儿读书读得血都快吐出来了,舅爷爷你都富甲一方,何必再去吃这个苦呢?”

阿灵阿轻轻把手放到珍珍肩上,珍珍仰起头,看着他眼底的丝丝歉疚,她突然懂了。

“你……”她方说了一个字,眼圈忍不住一红,“您是为了我们吗?”

康熙不让他们和李念原多往来,她让李念原到适安园来见他们,这种种,说到底就因为李念原是个商贾,而商贾虽然有钱但是没有地位,读书人纵然清贵,但谁看到都得礼让三分。

李念原见眼泪又在她眼里打转悠了,忙掏出一块素绢帕往她脸上按。

“傻丫头,好好的怎么又掉起眼泪了,谁说的我是为了你们了,我就是闲得无聊,生意反正够大,手底下几个管事的都能干,我就算天天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的,这钱也花不完。”

李念原说到“花天酒地吃喝嫖赌”的时候,徐承志眼皮跳了跳。

可李念原是一点没留意,继续说:“我就想考个进士圆一把自己年轻时候的梦,不成吗?”

珍珍吸吸鼻子,破涕为笑。

“成,怎都成。刚好园子了有个书房,您就住在离书房最近的那个阁楼吧,我在就让他们去把屋子打扫一遍,刚好阿灵阿置办了一批新家什,我让他们给您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