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书生复国大梦遗 失在现实的角落:慕容复、陈近南、陈家洛(第4/5页)

最后,霍青桐连死的权利都没有,只能为了自己的人民和别人的男主角,坚强而沉默地活着;而香香公主一朝香消玉殒,据说还化成了一只鳞翅目昆虫,自然更成千古佳话,永垂不朽……

霍青桐有香香公主这样的妹妹实乃人间悲剧,只能无语哽咽。

霍青桐有这样的群众和舆论……一切都正常,自己忍着吧。

以前看过一个小故事,说,从前有一对穷夫妻,有两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大女儿每个月都给他们一百块钱,二女儿一分钱不给。这样过了几年,一次这对夫妻的房子给烧了,二女儿一下子给了他们五千块,大女儿因为生病住院一分钱没给。从此大家都说大女儿没良心,二女儿是大孝女!

—谨以此故事作为贫尼对霍青桐和香香公主这两姐妹的无奈注解。

(4)三人人格魅力之比较

其实严格说起来,这三个人都是倒行逆施,做违背历史进程的事情。但是为什么陈近南和陈家洛就能成为正面人物,慕容复就是反面人物呢?

贫尼以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a)陈近南和陈家洛都姓陈……这不是贫尼要说的!

贫尼的意思是,这两人都是汉人,都是反外族统治的;而慕容复是大燕国的王子,也就是鲜卑的一个支系,说白了也是胡人(—天哪,慕容复和乔峰竟是同宗?泪崩……),是外族要来推翻汉人统治的。—进攻方向性差别!

老金这个人吧,多少有点大汉族沙文主义,自然是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卫反击者列为正面人物,把入侵者列为反面人物啦!

(b)陈近南和陈家洛都不是为了自己争夺皇权。

陈家洛被推为红花会舵主的时候很是盛情难却、勉为其难,并不是自己急功近利。陈近南就更是无私,完全是为了报答郑成功的知遇之恩,没有一点私心杂念。

而慕容复则全是为了自己家族利益,说白了也是为了他自己,复国成功也是他来坐江山,目的不免自私狭隘。三相比较,高下立现。

PS:当然,对于陈近南的这种报恩心理,一向比较有争议,有人觉得是大丈夫的信义,有人觉得是文人的愚忠。

贫尼倒是觉得,就算是愚忠,一个人只要一来不累及别人,二来自己不觉得吃亏委屈后悔,都无所谓。人活一世,到底有多少忠奸善恶是非要辨?又到底能不能辨得清?—自己能过自己这关就行了!

我记得有一段情节,是韦小宝跟陈近南说:“反清复明嘛,—反清也倒是了,万不能让那帮孙子抢了爷的钱和女人;但是复明?关我们什么鸟事啊?”韦小宝这样的流氓无产者,说话一向带着底层人民的肆无忌惮的透彻。以陈近南当时的师父身份,自然是立刻对韦小宝进行一番爱国主义教育。

但是我想,陈近南自己未必不明白。

陈近南进行政治活动多年,怎么可能不知道郑氏二子争权夺利,自己夹在中间身份既尴尬又危险?!他作为知识分子,熟读史书,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功高震主、鸟尽弓藏的前车之鉴?!我看他对自己的结局早已经了然于胸了。

所以他才会说:“前面就算是火坑,也只好跳下去!”—简直就是飞蛾扑火,壮士赴死。—跟慕容复那种笃信自己一定会复国成功的迷失心态完全不同。

以陈近南的功夫,就算十个郑克爽也不是对手,但是陈近南被郑克爽一剑穿胸的时候,似乎也不是很震惊,倒有几分死得其所的味道,还一再嘱咐韦小宝不要伤郑克爽性命。—跟岳灵珊虽死于林平之手下,却还要令狐冲照顾好他的深情厚意有得一拼。

人的感情既然可以强大到这个境界,命都不要了,其实愚不愚的,也就无所谓了。

陈近南这种滴水之恩、以死相报的古风,今人恐怕很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