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第3/6页)

《旧唐书》里记载,杨贵妃有多次被“遣归”的经历。也就是她跟李隆基闹别扭了。其中有一次大概就是我们刚刚说的“窃宁王玉笛”的原因,但《旧唐书》统统说成是“因妒”,也就是说杨贵妃乃是因为跟别的女人,这其中包括跟她的姐姐争宠。而且这种行为的结果是触怒了唐明皇而被“遣归”。

注意,先不管是事出什么原因,结果是杨玉环并不是气得离家出走,而是被那个作皇帝的男人给赶走的,而原因只是她妒忌他跟别的女人瞎搞,尤其是这个女人还是自己的姐姐。

从杨玉环本人来说,这种宫廷生活或许她已经过厌了,所以能够“遣归”也可以说是件好事,说不定可以得到解脱呢。但这个时候的她已经做不了自己的主了,娘家的兄弟姐妹三姑六婆八大爷大都希望沾她的光,从她那儿获得荣华富贵。现在唯恐她一旦被贬,不仅富贵不保,说不定还会大祸临头。这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全家都来说服她、动员她,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彻底,要她向唐明皇认错,争取回宫。杨贵妃这才有一次次地被“遣归”,又一次次地被诏回。

作为李瑁妃子的杨玉环,自己的家庭被拆散,自己的身体被霸占,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唐明皇与三姐乱搞,不许忌妒,她幸福吗?作为已经被册封为贵妃的杨玉环,自己的老公跟别的女人瞎搞,还把自己赶出家门,反过来还让她来向这个花心的男人道歉、认错,她幸福吗?身处此种境遇下的女人又能、又会怎样深爱那样一个男人呢?这恐怕不是强颜欢笑,握着拳头像王石那样说一句“我能”,就真的能够做到的!

第三,一个女人怎样爱杀害自己的男人?

《旧唐书》里记载,马嵬坡兵变的时候,杨贵妃最终是被“诏,遂缢死于佛室”的。我就奇怪了,唐明皇即使要赐死杨贵妃,也不该让她在佛室里自杀吧。要知道,唐代是非常崇佛的,也就是佛教的影响是很大的。在逃亡的路上还要有专设的佛室可见出皇家对礼佛的重视,这样就更不应该在佛堂里赐死杨贵妃了,佛家本来就讲不杀生,这在佛堂里杀人,要犯多大的忌啊!

难道是杨贵妃自己选择在佛室自杀的吗?

从字面上看不像,“诏,遂缢死于佛室”,也就是一下诏,杨贵妃就死了。形势所迫,大概杨贵妃根本没得选择。事实上关键正在形势所迫上,可见李隆基那个男人在形势面前露出了政客的本业面目,当机立断,管杨贵妃正在哪儿,先杀了再说,大概杨贵妃正好在佛室,所以也就赐死于佛室了。

另外,民间大多传说是杨贵妃自缢于佛室的,但我们从《旧唐书》里并没有明确读到杨贵妃是自缢的。《旧唐书》所说的“诏遂缢死于佛室”,从字面上看倒是让人勒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要是自杀的,那么这句话就应该说成是“诏遂自缢于佛室”。原句中的“诏”与“缢”两个行为动词的主语,也就是执行这两个动作的人,明显有着一定程度的连贯性。

当然,不管最后是自缢,还是让人给勒死的,其实差别都已不大。因为这时候,那个风流皇帝露出的已不是一个丈夫的温情面目,而是一个政客的狰狞面目,虽然是偶尔露峥嵘,但这就是这个男人的本质。面对这样一个为了自身的处境,匆忙杀害自己的男人,试想一个女人又该怎样去爱他呢?所以我想,杨玉环临死前的那一刻,心中一定有无限的悲凉。

似乎现在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了,也就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根本就是权力与色相的游戏,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但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从白居易的《长恨歌》开始,到白朴的元杂剧《梧桐雨》,到洪升的《长生殿》,都把李杨爱情描绘得那么真情动人、甚至是美轮美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