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第4/4页)

当然,生活里有些遗憾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儿,只要不是终生遗憾就行。好事还需要多磨呢,这磨的过程中,也就难免会有些遗憾。

话说柳毅离开了龙宫,拿着他在龙宫获赠的宝贝,迅速发家致富了。没多久也就在人间娶了老婆。过了几年,相继娶了两位夫人都去世了。这时候有人介绍了一个姓卢的女孩儿,柳毅一看就很喜欢,因为她长得就像当年的小龙女。柳毅跟她说当年传书的事儿,哪知道姓卢的女孩儿听完了笑着说,你骗我的吧,人间哪会有这样奇怪的事呢?这就像杨过在绝情谷里找到了小龙女,小龙女这时候已经决心不认杨过,就说自己性柳,杨过不像柳毅这么笨,一听就明白了,说姑姑为什么要姓柳呢?噢,是因为我姓杨啊。但柳毅就没杨过这么精,听说并不是小龙女,只得长叹一声,无奈何,但至少可以从卢姑娘的身上看到自己当年初恋的影子,两个人也就结婚了。等过了两年,生下孩子来了,这位卢夫人,才吐露实情,说我就是小龙女,当初不肯承认,是怕你和在龙宫一样,还不要我,如今有了孩子了,才敢对你吐露实情。柳毅一听这话,大为感慨,说其实当初我哪是不喜欢你呢,一是当初是因为救你而害了那么多人,再娶你实在有违我心中的道义精神。另外,就是你叔叔盛气之下提亲,我当然不能屈服。要不然,我又怎么会不娶你呢?

小龙女一听,心里这个冤啊!心得话,亲爱的叔叔和老爸,没听说过一句话叫“我选择,我喜欢”吗?你们操得什么心啊,我这幸福,差点儿又让你们的包办婚姻给毁了。幸好,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据说柳毅最后随小龙女入了仙界,长生不死,永浴爱河去了。这就是一个义务邮递员的最后的幸福生活。

说到柳毅对爱情的这个态度,我不由得还想多说几句,其实我觉得柳毅太迂腐了。爱情与道义是没有关系的,柳毅和我们生活中许多人一样,总是把太多的社会责任感强加在情感生活之中。他并不是不爱小龙女,却因为觉得这样是占了泾水十太子的便宜而错过了自己的真爱,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偏激了些,极端了些。当然,这体现了柳毅品德很好,境界很高,所以为了再拔高些柳毅的境界,到了某些地方戏里,甚至改成了柳毅是在上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小龙女,为了帮助小龙女,他毅然放弃了决定自己人生的“高考”。更离谱的改编是大跃进的时候,《柳毅传书》被改编成地主压迫农民,农民心怀愤怒却苦无对策,柳毅揭露剥削关系,领导农民清算地主,龙女和柳毅的爱情也因此建立在了受压迫的阶级感情基础上。看完戏后,编剧问当时在场的作家赵树理戏怎么样,赵树理突然反问:“柳毅入党了没有?”编剧听了一愣,赵树理又说:“柳毅同志觉悟这么高,是该讨论他的入党问题了。”旁边的人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禁哈哈大笑。我觉得赵树理回答得很妙,他是在说,如此插入阶级斗争,无限拔高柳毅的形象,那就叫强奸民意,或者叫强奸民间故事。事实上,虽然那个编剧糊涂,但也是柳毅给了他可乘之机,谁让柳毅在爱情面前,在真爱面前,当初要表现得那么“高、大、全”呢?

要说被人为拔高的不只是些人物形象,还有爱情本身。比如说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天愿愿为双飞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感动过多少后人,但我们不得不说,那是白居易的一首诗让后人产生了幻想,真相却往往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样。

请看下回: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爱了?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