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世家子农家子18(第2/3页)

随着戏说姻缘这出戏曲的大热,忽然有人开始异想天开,既然齐国公府的嫡小姐找不到合适的亲事,为什么不选择嫁给当初的假世子呢?

好歹齐国公府养了这个假世子十四年,多少也该有点感情的,如果能促成这段姻缘,儿子变女婿,女儿变儿媳,岂不是上天注定的姻缘吗。

起先,这个说法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还有很多人否认这个提议。

因为不管怎么说,两家的门第相差太大,都说高门嫁女,低门娶妻,齐明珠这情况就算不能高嫁吧,也不能往那么低了嫁啊。

虽说那户农户养了齐明珠十四年,假世子也被国公府悉心教导了十四年,可也不能掩盖他们只是最贫贱的农户的事实,那样的穷门陋室,哪里装得下国公府的嫡小姐呢,未免也太作贱人了。

不过,随着国公府假世子成了今科状元郎的消息传出来,这个原本只是在小范围被提起的建议,突然间如井喷般爆发。

这个如戏说姻缘里描述的故事引爆了燕都百姓强烈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充满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出现。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齐国公府不断收到拜帖以及请帖,不止底层的老百姓爱好听戏听曲儿,达官显贵家的夫人小姐闲来无事,总也要请出名的戏团进府场戏,对于时下最火的戏曲,众人早就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心里也充满好奇,齐国公府当年的那位假世子是否就是今科状元郎,齐国公府又是否有意,将女儿嫁给曾经的养子,全了这份阴差阳错的姻缘。

因为这份好奇心,齐国公府一跃成为时下最受瞩目的人家,就连长公主府也频频给谢氏下帖子,让她带着她那个女儿参加啊长公主准备的宴会,这个本已经在走下坡路的家族,一下子又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当然,还有更深的原因是现在的齐国公府探查不到的。

当天在殿试时发生的一幕只在小范围内流传,许多真正有权势的官员勋贵才知道宣昭帝对今科状元的另眼相待。

据说在批阅考卷时,以太师为首的考官皆认为简西的文章太过激进,更看好榜眼的那篇四平八稳的策论,是宣昭帝力压众议,定下了简西这个状元。

光凭这些,就足以证明宣昭帝对这个新科状元的欣赏,只要对方不出什么岔子,几年以后,又是一个简在帝心的重臣。

齐国公府历来没有什么实权,只靠着钱财拉拢了一些朝臣,不过靠金钱为纽带的关系最为脆弱,但现在不同了,新科状元是齐国公府曾经养了十四年的儿子,齐国公府又有将女儿嫁给这个养子的意向,有养育之恩,再加上姻缘作为纽带,齐国公府从今往后就要和这位状元郎绑在一块了。

他们看重那位新科状元,所以更要给齐国公府一点脸面。

谢氏并不知道这里头的奥秘,看到一切都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终于松了口气,现在就只等简西带着长辈回燕都了。

她就不信,那对乡下夫妻会不想念自己养过十四年的女儿,会舍得下国公府的荣华富贵,一个老太太的远方侄孙女在财富权势和养女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

*

燕都里发生的一桩桩事,全都被秘密传到了简西手中。

这些消息都是雍王派人传给他的,这也是一种安抚拉拢的手段,虽说早在离都之前,简西就已经算准了谢氏的这些行为,可雍王的这份体贴,还是忍不住让简西感慨这位胜利者的手段。

在举家搬迁的前一天,简西来到爹娘的房间里,秘密谈论了半宿,第二天走出房间时,简刘氏的眼眶红肿,简来牛的眼底则难掩愤怒。

赶回燕都的路上,搬家的队伍里陆续多出了几个人,混在庞大的搬迁队伍里,并不算起眼。

这一边,谢氏派去蠡南的人终于打探到了简西在蠡南那三年的生活,并且传回了简西不日就可以回到燕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