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功绩初现(第2/4页)

一时间,盘踞各大路口的土匪强盗,死的死逃的逃,余下没有活路的被迫回乡。有不安务农者,遭乡邻检举,也被官府公正严明的加以判罚……

一人身正,则百官效法。可见官职越高,肩负的职责便越重,上头勤于律己、杜绝盘剥,下官自然不敢目无法纪的肆意胡来。

两年后,功绩初现。

原本治安堪忧的各处县镇,现今均已安居乐业。有告官无果的百姓,只要将诉状递到州府,不出三日,当地县令便会被责令整改。

不服判决者,只要证据确凿,或是万民陈情,即便是以往不可一世的县太爷,也会被摘去官帽,押往京城受审。

如今百姓有冤得诉,有屈能伸,少了莫名其妙的苛捐杂税,和地痞无赖的肆意盘剥,日子过的自然就舒心起来。

人人都道州官好,就算官府下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估计这会儿都没哪个会唱反调。

陈青这两年的变化也不小,先是甩掉一身肥肉,后又在初秋占领衙署后院,大肆开展酿造葡萄酒的事业。

自打禹州葡萄扬名京城,葡萄干和葡萄酒在黑市的价格就居高不下。

陈青这个财迷哪会放过挣钱机会?打着为民谋福的名义,公开执行自个的致富计划。

初冬刚一上市,便接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订单,百姓采集的山葡萄高价卖给衙署,无形中也带动了当地经济。

包山种树的百姓越来越多,而晒制葡萄干的方法,知州夫人也都无偿教给当地果农。

是以,在种田、畜牧之余,禹州百姓又多了一条来钱路。

于是乎,梁知州光明正大的挪用公款,资助媳妇盖造酒厂。占地颇广的酒庄耗时六个月,第二年便在城外正式落户。

酿酒老汉举家搬迁至酒庄居住,招来五十名伙计,热火朝天的开展禹州老酒和葡萄酒的酿造产业。

禹州不仅水果甜份高,用粮食酿造的老酒也辛辣爽口,故此,除了官坊酒庄,各处酒坊纷纷现世,近两年全都生意红火,产出远销各省。

陈青终于摆脱相夫教子的贫乏生活,忙着挣钱之余,终于体现了自我价值,以及满溢胸膛的成就感,整个人都变得神采飞扬,自信不少。

梁三爷越发得意斗志昂扬的媳妇,扬言卸任后,要在家做个清贵老爷,品酒下棋、养儿逗孙,日子越清闲越好。

陈青大言不惭的提及包养,梁三爷还伏低做小的刻意奉承“劳媳妇费心,多多疼爱为夫~”

“好说,先给劳苦功高的媳妇端盆洗脚水来”陈青扬眉勾唇,恣意享受“情人”服侍,还特大方的甩给他一百两银票,嘱人不花光了不许回家。

梁三爷得令,屁颠颠揣着大笔赏钱约上三五好友聚酒聊天,入夜一身酒气的回家,笑说许久不曾怀有百两银票,一时都不知咋花才好。

陈青喷笑,自打掌家以来,子俊身上就没揣过这么多零花钱,莫不是自个真的小气过头?可瞧他一副窃喜的模样,又觉得这样挺好,该省的地方还是得省,哪能由着他胡花?

梁三爷早已不是出手阔绰的梁三爷,而陈青也再不是那个小气吧啦、锱铢必较的陈青。

自从事业有成,开始变得早出晚归,对于儿子的管教也就多有懈怠。

等陈青有空细瞧时,发现三个儿子在溺爱下,已然长成了三个小霸王……

儿子日渐长大,良缘那个不省心的倒也罢了,连家里两个小的都开始懂得颐指气使的教训人。

陈青扶额大叹,惯子如杀子,是时候收心管管这三个小东西了。

梁子俊首当其冲被媳妇好一顿抽,三个儿子跪成一排,见阿爹都被骂的灰头土脸,他们哪还敢喘口大气?

这事还得从年初说起,梁子俊见街上太平,便不再拘着长子,小家伙封条一解,自是撒欢的跑出去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