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第2/3页)



  到了MAY-S,老板自我介绍说叫FRANK。海伦觉得他一点不象干餐馆的,三十多岁,瘦瘦的,很有书卷气。跟FRANK聊了一会,海伦才知道这位老板以前是香港某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后来在英国拿了英语硕士学位。最后怎么沦落到做餐馆老板的,就不知道了。

  FRANK很爽快地雇用了她,大概是因为两人都是学英语出身,惺惺相惜。同是英语沦落人,雇用何必有经验?

  FRANK说:“如果你只是暑假出来打打工,那你可以去做WAITRESS,工钱多一些。但是如果你是准备干长期的,你在我的餐馆接单是最合适的了。我不想培养一个接单的出来,马上就让她跑掉了。而你丈夫在读书,你也一定需要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你是学英语的,接单对你来说最合适了。”

  海伦就在MAY-S干了起来。这家餐馆离她住的地方有25英哩左右,海伦不敢开高速,都是走LOCAL,一天来去差不多要一小时左右。她在那里干了一天,就发现自己对电脑接单完全是一无所知。她对键盘还是很熟的,但接单不是打字,你得对那些FUNCTION键熟悉才行,而且你一定要对菜单熟悉、对菜的配料熟悉、对附近的地址熟悉、对顾客的口音熟悉才行。

  刚开始的时候,FRANK让海伦跟着一个叫KIM的越南女孩学习。KIM家以前是开餐馆的,KIM从八岁起就在餐馆帮忙,英语好,对菜单也熟悉得很。客人电话进来,KIM就把电话夹在耳朵边,一边问,一边往电脑里输入,拿不准的,还有时间查查菜单。

  FRANK叫海伦拿起另一个电话机,跟着听,看看能不能跟上客人点餐的速度。海伦听了几次,觉得头都晕了,美国南方口音跟她以前学的英语完全象是两种语言,非常难懂。

  以前海伦总听老师说美国没有方言,全国上下都是讲一种英语,就是你在VOA里听到的那一种。

  但到了美国,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刚开始那段时间,海伦出去购物,CHECKOUT的时候,售货员问一句“PAPERORPLASTIC?”,她都半天反应不过来,一是没想到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问什么,二是南方口音拐弯抹角的,很难懂。

  海伦比其它人更害怕听不懂英语,因为她是学英语的,如果听不懂,连自己都有点瞧不起自己了。幸好学校的教授们讲的还是比较靠近VOA的那种英语,一般都能听懂。

  她想到口音问题,不由得想起PANDA518的JACKIE讲的似乎不是美国南方话。海伦在A城还没见过几个英语说得象JACKIE那么流利地道的中国人。他的身世仿佛是个迷,令她好奇。肯定不是刚从大陆来的学生,也不象台湾人,因为他的国语没有台湾腔。不知道是不是香港人,跟那个FRANK一样,难道又是一个沦落到开餐馆的英语硕士?

  海伦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开了很久了一样,怎么还没到?她四处望望,心里有点害怕,这里简直不象个有餐馆的地方,LOCAL公路掩映在树林里,一眼望去,道路两边没有什么房子。JACKIE说过,他们餐馆是在一个WAL-MARTSHOPPINGCENTER里面,但这里人烟稀少,会有WAL-MART吗?

  她有点不敢往下走了,就把车开到路边一个加油站停下,跑进去问别人这附近有没有一个WAL-MARTSHOPPINGCENTRE。加油站的人说这里没有,不过再往前走两、三英哩的地方有一个WAL-MART。海伦放了心,又接着往前开。

  现在她不敢边开车边胡思乱想了,全神贯注地开车,盯着路的右边找WAL-MART。很快,她就看见了WAL-MART那高高的广告牌,她拐到右边路上,从SHOPPINGCENTER的侧面开进了WAL-MART前面的停车场。

  她四面看了一下,一眼就看见了“PANDA518”几个字,在WAL-MART的左边,跟WAL-MART隔着几个铺面。她检查了一下自己白衣黑裤的“工作装”,对着汽车窗玻璃整理了一下头发,就下了车,锁上,向PANDA518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