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冬至

十一月冬至①。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注释]

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习俗非常看重这个节气,认为它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八引《岁时杂记》云:“冬至既号亚岁,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为冬除,大率多仿岁除故事而差略焉。”

[译文]

十一月份冬至。京城里的人们最看重这个节气,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一年当中,即使是用家中所有的积累,甚至是借贷,到这一天也一定要添换新衣,置办饮食,祭祀先祖。冬至这一天,官府要开放关扑这一禁令,人们热情地往来庆贺,如同过年一样。

大礼预教车象

遇大礼①年,预于两月前教车象。自宣德门至南薰门外,往来一遭,车五乘,以代五辂②。轻重每车上置旗二口,鼓一面,驾以四马。挟车卫士,皆紫衫帽子。车前数人击鞭。象七头,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鼓十数面。先击锣二下,鼓急应三下。执旗人紫衫、帽子。每一象则一人裹交脚幞头紫衫人跨其颈,手执短柄铜,尖其刃,象有不驯,击之。象至宣德楼前,团转行步数遭成列,使之面北而拜,亦能唱喏。诸戚里、宗室、贵族之家,勾呼就私第观看,赠之银彩无虚日。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卖扑③土木粉捏小象儿,并纸画,看人携归,以为献遗。

[注释]

①大礼年:大礼即盛大的礼仪,一般是指皇宫有大婚、添子、新改年号等较大喜事的年份。这里是指在有大礼的年份中举行大礼的庆贺活动。②五辂:古代帝王使用的五种车子。《资治通鉴》卷一三七南齐永明九年(491年)五月记云:“魏初选五辂。”后有注云:“五辂,玉、金、象、革、木也。”又卷一七四南朝陈太建十二年(580年)二月记云:“又以五辂载妇人,自帅左右步从。”后注云:“五辂,谓首辂、夏篆、夏缦、墨车、輚车也。”③卖扑:买卖及关扑。关扑,见卷六“正月”一节注①。

[译文]

遇到有大礼之年,预先在两个月之前就要开始准备好车辆和驯象。从宣德门到南薰门外,每天往来一趟,用车五辆,用来代替五辂的仪规。每辆轻车和重车上都设有两面旗和一面鼓,用四匹马驾车。护车的卫士,全都是身穿紫衫,头戴帽子。车前面有数人击鞭,赶着七头大象。象的前面排列着几十面红旗,铜锣和鼙鼓十几个。行进时,先敲锣两下,鼙鼓立即回应三下。举旗的人全都身着紫衫,头戴帽子。每一头象则由一名头裹交脚幞头、身穿紫衫的人骑在背上,手里拿一短柄的铜镢子,镢子的刃很尖利,象若有不听话的行为,就用镢子打它。大象行进到宣德楼前面,绕着原地行走几圈后排成行列,之后再让大象面朝北行拜礼,大象也能唱喏。朝中那些皇亲国戚、宗室亲王及达官显贵人家,就互相招呼着到府中观看,并赠送银两彩帛,每天连续不断。御街上的游人聚集玩乐,观看车象的人络绎不绝。街上关扑生意都出售各种泥塑的、木雕的、面捏的小象儿,以及纸画的象,游人就买上一些带回作为小礼物赠送给他人。

车驾宿大庆殿

冬至前三日,驾宿大庆殿①。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尽列法驾②、仪仗于庭,不能周遍。有两楼对峙,谓之“钟鼓楼”。上有太史局生测验刻漏③。每时刻④作鸡唱,鸣鼓一下,则一服绿者执牙牌而奏之,每刻曰“某时几棒鼓”,一时则曰“某时正”。宰执百官皆服法服⑤,其头冠各有品从。宰执亲王加貂蝉笼巾九梁⑥,从官七梁,余六梁至二梁有差。台谏增廌角⑦也。所谓“梁”者,谓冠前额梁上排金铜叶也。皆绛袍皂缘,方心曲领,中单环珮,云头履鞋。随官品执笏。余执事人,皆介帻⑧绯袍,亦有等差。惟门⑨御史台加方心曲领尔。入殿祗应人给黄方号。余黄长号、绯方长号,各有所至去处。仪仗车辂,谓信幡、龙旗、相风乌⑩、指南车、木辂、象辂、革辂、金辂、玉辂之类。自有《三礼图》可见,更不缕缕。排列殿门外,及御街远近禁卫,全装铁骑,数万围绕大内。是夜内殿仪卫之外,又有裹锦缘小帽、锦络缝宽衫兵士,各执银裹头墨漆杖子,谓之“喝探兵士”。十余人作一队,聚首而立,凡数十队。各一名喝曰:“是与不是?”众曰:“是。”又曰:“是甚人?”众曰:“殿前都指挥使高俅。”更互喝叫不停。或叫鸡叫。又置警场于宣德门外,谓之“武严兵士”。画鼓二百面,角称之。其角皆以彩帛如小旗脚装结其上,兵士皆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青窄衬衫。日晡时、三更时,各奏严也。每奏先鸣角,角罢,一军校执一长软藤条,上系朱拂子,擂鼓者观拂子,随其高低,以鼓声应其高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