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易化解的困难(第3/5页)

我当时39岁,决心把在美国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带回日本,回国后,我将此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当时是浮舟邦彦先生与我共同走过了那个艰难的阶段,他现在在大阪经营交响乐音乐厅,并担任滋庆学园(日本最大的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

我们俩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达成了共识,除系统地提高日本医生的水平外,帮助医生处理事务工作的助手们的水平也必须提高,否则无法建立团队医疗体系。

在与浮舟先生二十多年的工作交往中,偶然发现我们都喜爱古典音乐,并且都是男高音裴宰彻先生的忠实粉丝。对于这样的缘分,我们深感惊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引发不可思议的事情。

“患者和未来医疗”是我在实施各种改革措施时的主要原则。但是,在任何新兴事物发展初期,都会遭遇反对声音,这些措施也不例外。

有趣的是,持有否定意见的人几乎都是我的同行,他们也是医生。他们认为日本与美国的环境不同,这些改革在日本无法实现。

圣路加国际医院在改建的时候也遭遇了反对,当时反对者看到医院宽敞的走廊时,“日野原先生真是喜欢奢侈啊,设置这样宽敞的走廊到底是为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非议很多。1995年,发生了让人们永生难忘的地铁站沙林毒气事件,离现场很近的圣路加国际医院形成了战场般的拥挤场面。

被批评“奢侈”的走廊上,配备了让每个患者都能单独吸入氧气的医疗设施。正因为走廊足够宽,医院才有能力一下子接纳600多位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病人。

这次事故让大家明白了,一旦发生战争,医疗现场会是什么样子。我去美国研修时积累的经验,成为应付这次事故的关键。

也可以听听我父亲的故事,我的父亲也有过和我类似的经历。

父亲年轻时,曾经作为牧师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在美国的大学,父亲深感校园的良好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年轻学子们置身于良好的环境,无形的力量似乎能打开他们求知欲的大门。回国后,父亲在广岛女子学院担任校长,被美国大学氛围感动的他,梦想着在日本也建造一所美国式的大学。

为了实现梦想,必须购置土地、推行改革,当时的教育系统无法接受,这些措施遭到了强烈的非议。甚至有人针对购买土地这一问题质疑父亲是为了个人私欲,并对此大做文章批评他。

“无论身处何等困境,你们的父亲不会做那样的事。”母亲从内心对父亲充满尊敬和爱慕,她和父亲一起伤心地离开了广岛,来到我身边生活。

被称为“叛徒”“大罪人”而不得不离开的父亲,当时内心是怎么想的呢?几十年后,为了感谢父亲对广岛女子学院的贡献,学院里放置了父亲的铜像。我想,父亲在天国如果能看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很欣慰吧。

即使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真正美好的东西,一定能跟得上时代步伐,经得起历史评判。

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以超越任何“限制”,即使当时不被接受,也一定不要受此影响、感到困惑,要相信真正的价值终有一天会得到认可。

当挑战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时,你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也许你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想做”的意愿,这时候就要仔细去想为什么要去做,这点非常重要。

我想转述稻盛和夫先生在国际医疗学会上演讲时说的话,他目前担任京瓷名誉董事长,职业生涯中曾多次迎接挑战。

稻盛和夫先生27岁时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52岁时创办第二电信(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后来又重振已经宣布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他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