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第2/4页)

其实我疾病缠身,每天在与各种疾病战斗,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健康状况,为此我一直感到苦恼。后来,终于到了不得不坐轮椅的时候,我尤其体会到了生活不能自理带来的各种不便。

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长寿真是太好了,真是太棒了。长寿才让我有机会在100岁之后,开始了解内心那个真正的自己。

我终于意识到,原来漫漫人生最不了解的竟然是自己,这需要上一定年纪才会发现。

人生的“午后”该怎么度过?

选择衡量自己的标尺,应该以价值观作为首要考量。

必须拥有自己的指南针,带着它走下去。

一天当中,午后比上午的时间还要长。

这是我80岁时写下的人生感悟。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在为寻找自己人生的指南针而活着。100岁后到现在,我才深刻体会到,“啊,我只探索了生命中的某一部分,很有意思的是,我其实对自己一知半解。”回想起来,我80岁的时候还真是可爱呢。

感觉这样说是对自己此生的一种否定。其实并不是这样,到了105岁的今天,我终于能够意识到未知自己的存在,这非常有价值。

人生的午后,时光悠长,这种感觉是幸福的。

人世间,有太多的事情,往往无法立刻看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思考,真正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

人生走到100岁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长寿是件可怕的事情吧?想到老人动作缓慢、反应迟缓,不少人对此感到害怕,心里排斥,认为这样的人生没什么价值可言。而且长寿的人是孤独的,甚至还会面临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人到了100岁,因为前面是未知的世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是无法克服的。

可是,如果寿命足够长,我们就获得更多的时间来探索未知的自己。虽然一个人不可能彻底明白自己,可是越来越了解自己所带来的喜悦远远胜过年老体衰的痛苦。

就在和你对话的瞬间,我还会不停地感叹:“啊,我居然会这样想。”

生命究竟是什么

○ 先生坚持不懈地宣传生命的宝贵,在您看来生命究竟是什么?

生命是一种能量体,看不到,但确实存在。

但是,这个能量体到底存在于何处呢?

多年来,我以宣传生命尊严为己任,以“生命学习”为主题,与日本各地十几岁的孩子们进行交流。

我问孩子们:“生命在哪里?”

孩子们有的指着心脏的地方,示意我生命所在;有的直接回答说“在大脑里”。

我们知道,心脏只不过是维持整个身体生存的某个类似于泵的重要脏器,而大脑也只是具有思考功能的器官而已。我对孩子们说:“生命存在于我们能够支配的时间里。”

我想我会继续宣传这个理念。

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现在每天要吃早餐、每天要来学校学习、时常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你们做这些事儿是为了谁啊?都是为了你们自己。儿童时代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自己身上。等你们长大成人后,才会有能力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你们的时间。

我还对孩子们说,等你们长大成人,你们一定会意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地把时间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人有限的生命中,用于别人的时间多还是留给自己的时间多?算下来,那些把更多时间奉献他人的人,就能去往天堂哦!

如果这样说话,孩子们就会眨巴着眼睛,认真地听我说话。他们比成人更容易理解我说的话。

生命究竟是什么?

能真正理解到的,也许是孩子。

如何活出真实的自己

○ 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活出真实的自己,有秘诀吗?

不在乎身外之物,不被别人的评价左右,顺其自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我才33岁。在20世纪30年代,我开始思索,作为医生,我该如何帮助更多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与自己的对话。然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要以“真实的自己”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