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4页)

后来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幻觉,仿佛自己不是在往天上看,而是往下看太空,就像看一口深井。

接着便是自己不知身在何处,周围环境如何。那颗星并没有更靠近,而是像从望远镜中看到的孤零零的一颗星,不是星罗棋布中的一颗,而是独自飘浮在蓝黑色的太空,在一种空冥之中。这种感觉我记得很清楚,对那颗星有了非常奇特的全新感受,它变成发出白光的球体,周围的空冥是它培育出来的,也是它所需要的。回顾当时的情景,我的感觉也同那颗星一样,悬浮在黑暗的空冥之中。我注视着那颗星,那颗星也注视着我。我们彼此平衡,重量完全一样,如果能把意识看成一种重量的话。两者在天平上处于持平状态。这种状态似乎无休止地持续着,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持续了多久。两个独立实体同样飘浮在空冥之中,彼此截然相反,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感觉。没有美感,没有道德感,没有神圣感,没有身体外形感,只有位置感,跟动物的感觉一样。

后来出现了紧张情绪。我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等待是有目的的。我不知道它将是可以听到的还是可以看见的,应该使用哪一个感官。但是它会来,我试图发现它的到来。星星似乎不见了。也许是因为他让我闭上了眼睛。空冥成了一切。我只记得两个字是康奇斯一定讲过的:发光和聆听。发光、聆听的空冥。黑暗和期待。有风吹在我的脸上,一种纯粹的肉体感觉。我的脸迎着风,空气清新又温暖,但是我突然感觉到风是从四面八方同时向我吹来的,这种肉体上的感觉很奇特,着实令我激动又吃惊。我举起一只手,风动可感,像是无数看不见的电扇吹出来的一股阴风,送到我的身上。这一情况似乎也持续了很长时间。

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难以觉察的变化。风变轻了。我并不认为当时看到了什么变化的迹象,我只不过是知道风变轻了,而且并不感到惊奇(也可能是康奇斯告诉我风变轻了)。这种轻非常宜人,就像度过了漫长黑暗的冬天之后享受到一次精神上的日光浴。感受到这种轻,而且把它吸引过来,也就是说,既有能力把这种轻吸引过来,而且有能力接受它,那种感觉极为惬意,简直妙不可言。

从这一阶段我又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我领悟到,此阶段十分真实而且能给人以启迪,它吸收了全部的轻。我的意思是,它似乎揭示出生存的深刻意义,我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而这种存在的意识变得比轻更重要,就像轻变得比风更重要一样。我开始产生一种进化的感觉,感到自己正在变形,就像喷泉在风中改变形状一样,又像是水中的一个漩涡。风和轻都变成次要的了,它们只是通向目前状态的道路而已,这种状态没有三维没有感觉,唯有纯粹的存在意识。这也许是一种唯我论,只是一种纯粹的意识。

这种状态持续着,后来发生了变化,像其他的状态一样。我知道,这种状态是外界强加给我的。我也知道,虽然它不像风和轻流到我身上来,但是它也是流动的,尽管用流动这个字眼并不合适。没有合适的字眼可以形容它,它来自外界,款款而临,从天而降,很有穿透力。不是一种内在状态,是被授予状态,被赐给状态。我是接受者。但是令人称奇的是,再次出现了我的周围站满了传送者的情况。我的接受不是单从某一个方向,而是从四面八方,尽管用方向这个词也已经太物质化了。凡以具体实物和真实感觉为基础的语言,都无法描绘出我当时的感觉。我想我当时是意识到了我所感受到的比喻意义。我知道言语有如锁链,碍手碍脚,又像是破洞百出的墙,真实不断穿洞而过,但我却无法逃出去,充分生活在真实之中。这就是我当时拼命想记住感觉的生动写照;越想描绘越是描绘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