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页)

说到皇家,魏时给太子的信,还有写给师伯的信,这会儿应该都已经收到了,上面说的自然还是关于远哥儿的亲事儿,能不能跟白家定下来,还得问问孩子自己的意思,暂时还是不要惊动白家了。

不过太子既然写信过来问询这事儿,白家肯定是知情的,到底是太子先提出来的,还是白家先提出来的,这就不好说了。

魏府喜气洋洋,还没过年呢,就已经比过年还要热闹了,放炮竹、撒铜板,府里的下人也都赏了两个月的月银。

这都没什么新意,其他人家庆祝也都是用这种方式,有新意的还在于魏宁,有感而发,特意为着这事儿写了一首词,而且写得还很不错。

魏时欣赏过后,便将其整理到词集当中,他给女儿整理的词集也不是所有的词都收录,毕竟是想着可以保留到后世的东西,甚至在现世就可能会被刊印出来的,当然得挑水准高的词了。

魏府这么大的动静,不到一个时辰,整个府城就没有不知道这喜讯的。

得益于魏知府在平江府的威望和民心,一开始是商户跟着凑热闹,在门口放起了爆竹,后来其他的百姓也陆陆续续把过年准备放的爆竹,今儿就拿出来放了。

整个府城,热闹的跟大年三十一样,可事实上这还没进腊月呢。

魏时一开始听见这些爆竹声都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府里头可没储备这么多的爆竹,再说了就算是要庆祝,那也是在自家府门口放爆竹,哪有在全城放的。

这些事情都是夫人安排的,可夫人做事情也从来不是这般浮夸的风格。

下人也是出去打听了一圈儿,才知道这是百姓自发的行为,也算是一块给魏公子庆祝了。

好吧,除了魏知府颇得民心之外,魏公子也是这平江府数一数二的少年郎,长得好,性格好,还有一些诗作在坊间流传,已经从神童进化成了才子。

魏才子还在赶来的路上,不知道府城的百姓待他如此之好,可魏才子的父母这会儿就免不了要感慨万千了。

刘枫早就已经融入到平江府的圈子里了,可那基本上都是大家族和官家的女眷,跟这些普通的百姓,关系实在不太大。

做梦都想不到,居然还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夫君辛苦了这么多年,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刘枫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眼睛里还闪烁着泪光,尽量克制自己,不让眼泪掉下来。

在平江府八年了,夫君从玉面郎君熬成了现在这般模样,不是说不俊俏了,只是跟八年前比起来,整个人真的是黑了不少,皮肤也变糙了不少,光看相貌的话,若说夫君是武将,可能也会有人相信。

作为枕边人,她知道夫君这些年来有多辛苦,府城的大街小巷,附近的农田,甚至是四个州城,夫君在这八年里全都已经转遍了,有时候夜里说梦话,嘟囔的都是衙门这些事儿。

在此之前,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还有人可以这么做官,用‘兢兢业业’都不足以来形容。

平江府这些年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刘枫知道夫君的辛苦没有白费,但是百姓的感念又是另外一回事,让人欣慰之余,又免不了有些酸涩。

“好了,好了。”魏时哭笑不得的抱住夫人,搞得他鼻头都有点酸了。

两个人感怀了没多久,客人就上门了,赵家的、官家的、石家的……

昔日平江府的四大家族来了三家,没来的金家这几年差不多算是没落了,在整个平江府都在卯足了劲儿发展的时候,金家还在搞内乱,各房互相扯后腿儿,谁也不乐意让谁占便宜,好好的一个大家族,就这么被甩到后头去了。

如果魏时没有来平江府的话,可能金家不会这么快就没落,但在昔日的四大家族里,肯定是颓势最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