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5页)

虽然她自个儿面前也放了小半碗的汤,碟子里也放了菜,可光从次数上来看,她也是顺带的那个。

这年黏糊还真是挺少见的,刘枫倒不至于像头些年那样发酸,就是心里头不太是个滋味儿,夫君出海的这一年多,远哥儿真就像是一个小男子汉一样,把自己的方方面面都安排的很妥当。

夫君制定下的作息表,远哥儿一直都在严格的执行,一年多以来,除了大年三十儿之外,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也经常逗她开心,经常带着她去陪姨娘用晚膳。

哪里像是一个七八岁的小人儿,十几岁的人都未必有这么懂事,好像一眨眼之间就成了可以顶天立地的人,就成了高大挺拔的粗木,如同夫君一般,能够支撑起这个家来。

可瞧着现在,哪还有什么男子汉,哪还有什么粗木,不过还是颗小树苗,还是个小孩子罢了。

不过是因为夫君离开了,这才被迫成长,努力把自己当成大人。

刘枫心里头有多替儿子骄傲,就有多少的酸涩,跟夫君比起来,她这个母亲做的确实不够,居然要让年幼的儿子撑起担子来。

这一顿拖延到午膳时间的早膳还没用完呢,府里边就已经来人了。

今儿并非是休沐日,大多数人不是忙着当差,就是忙着读书,能调整时间过来的人还真不多。

岳父家这次‘娘子军’来的可是够齐全,上至岳母,下至还怀着孕的弟妹,‘娘子军’倾巢出动,全都过来了。

本来魏时是想着,用完晚膳就带着妻儿一块先去刘府的,没想到刘家的‘娘子军’率先过来了。

也难怪,二舅兄的信虽然已经送到京城了,但是人毕竟还在海边呆着呢,而且皇上虽然下旨封了他为航海伯,可对于剩下的人既没有封赏,也还没有召回呢。

见面几句恭喜肯定是免不了的,魏时有些不太能够适应,但也倒还好,都是自家人,没必要客套来客套去的。

“蒙圣上赏识,我从昨天领圣旨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恍惚惚呢,没能醒过神来。”

这跟当初三元及第的时候,感觉又不一样,走到殿试那一步,他其实就对这个结果就有过很多次的预想了,可以说是做足了心理准备。

但是被封为一等伯,真算的上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本来就已经是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的时代,谁也不知道这个泱泱大国未来的走向如何,但是到今天,他已经可以影响这个大国的走向了。

心中很难不涌起澎湃之情,而且必须是汹涌着翻腾。

这些感觉不足为他人道也,大概也就只有他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真正能够体会到迈出这一步的影响有多大。

女婿好端端地坐在这里,又成了航海伯,刘夫人现在最挂心的还是那远在岸边的老二。

“你们这一路上肯定是够辛苦的了,吃的怎么样?在海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有没有跟外族人发生纷争?”

“吃得到还好,在海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鱼了,更别提我们还带了那么多的食材,海上时常起风浪了,小一点的对我们的船根本没什么影响,遇到大的风了就只能紧急靠岸了,外族人这块就不能讲了,圣上专门嘱咐了的。”

倒不是怕刺探什么机密,而是大靖朝的商人胆子是真大,而且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这一趟出海带回了这么多的银子,难免那些胆子大的商人不会起心思。

要是把这些外族人的地方都打听清楚了,还真有可能自己打造海船出海。

在只有一次沟通的情况下,在大靖朝和这些外族还没有签订契约的情况下,不能让这些商人去坏事儿。

就算有朝一日,真的可以让商人去这些地方进行贸易往来了,那也必须是在朝廷的管控下,不能任由他们随意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