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三更(第2/3页)

夫人带过来的丫鬟婆子足足有十几个,这只是在正院伺候的,除此之外,厨房做饭的师傅,针线房里的绣娘,伺弄花草的匠人,专门喂马的小厮,这些又是一批人。

据他所知,下人房里根本就住不下这么多人,很多都是早上进来当差,晚上再去别处休息的。

其实就算是父亲寄来三千两银子,恐怕也是不够花的,但瞧着这单薄的三百两银票,魏时心里头还是不可抑制的有些失望。

最近这两个月,魏时把表格记账的方法整理了出来,顺带着还有阿拉伯数字。

本朝民间其实已经有阿拉伯数字了,从西域那边过来的商人,把阿拉伯数字也带过来了,因为便捷实用,本朝的很多商人也跟着用了。

不过算术书里是没有的,朝廷也没有用过,总体上来说,阿拉伯数字并不太为人知,也就是商人有可能知道。

表格配上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记账的效率和条理性。

魏时也没别的了,就脑子里的这些东西还能挖出来,称斤论两,看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

“方法是好方法,可以在工部推行,只不过工部用到的不会太多,最需要这东西的应该是户部。”沈舟一眼就看出这套方法的价值所在了。

也不为难学生,魏时什么性子他还是知道的,不是那种目光短浅之人,这套方法如果等到入了仕途之后再拿出来,更准确的说是亲自去推行它,那获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现在这么着急就拿出来,肯定是有事儿。

朝廷最能用到这个方法的就是户部了,而他大哥,则恰好是户部尚书。

“这些东西的价值,不用老夫提醒,你也应该知道,你要是进了户部,这完全能当块敲门砖来用。”

别以为敲门砖是好找的,多少人即便是当了官,在衙门里头也摸不到半点儿核心的东西,若是有块儿敲门砖,那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东西本身也代表了一部分政绩。

沈舟还不至于把这东西放在眼里,毕竟他已经官至正三品,但是对于他这个学生来说,便是日后取得了状元之名,进了朝廷,也是要从六七品的小官做起。

作为文科生,哪怕这辈子,算学已经成为了魏时所有科目当中最十拿九稳的科目,可他仍旧没打算这辈子去做跟算术相关的东西。

一方面是因为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算账记账在他这儿没有什么成就感。

不像是工部,完成一个工程,想想就觉得成就感爆棚,或者外任做一个地方官,那做出来的功绩也是实打实的,能看到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这成就感就更厉害了。

所以,对于他来说,这东西的价值也就这样了,真没老师说的那么厉害。

如果这会儿能换些银钱的话,他是相当乐意的,偌大的朝廷,奖励一些银钱给有功者,也不算过分吧。

魏时颇为含蓄的跟老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含蓄个鬼,说来说去,不就是拿这方法去换钱吗。

沈舟这辈子就没为银钱发过愁,包括衙门里的事儿也是这样,他手里的工程那都是当今亲自批过的,户部尚书也是他亲哥哥,哪个人敢卡他的钱。

是以,他就有点没法理解学生了。

哪怕是想拿着方法换名呢,也别比那些铜臭强啊。

“你是想换处宅子?还是家里哪里有需要?这东西你先留着,不着急把它拿出来。”

着急要一大笔银子干吗,除了换宅子之外,他还真想不到别的可能。

从来都没管过家的沈舟,对自己名下的产业也就有些大致的印象,城西他就现在这处宅子,城东那边,应该是还有一处七进的宅子,学生真想换地方住,也不用找别的地儿,直接去那儿就行。

至于银钱,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不动公中的,几万两还是可以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