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觐见

十月初四。

天色略为有些阴暗,李善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王君昊带着的亲卫,不管身边的殿中监苏制如何催促,只管徐徐前行。

李善没想到李渊在李世民启程后的第二日就要召自己入宫觐见。

哎,没办法啊,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在打明牌,太子、裴世矩、李世民、自己还有平阳公主、柴绍夫妇,唯独只有一个人看不到别人手中的牌……李渊。

有点可怜啊。

一边想着,李善一边驱马接近城门,四下打量,看见了个面熟的,嗯,至少城门口是没问题的。

进了长安,李善一路往西,陆续经过东市、平康坊,侧头看了眼,今日奉命的斥候范图微微点头,示意没有异样,李善这才略为加快了速度。

早在前几日,范十一就按照李善的指令,将手中的斥候放了出去,分别埋在日月潭到平康坊的途径上,负责查探,并不需要传递消息,只需要站在道路两旁,在北那就是有问题,在南就是无异样。

路过安上门,正巧碰到了在轮值的弟子万宣道,他如今也在北衙禁军,隶属于右千牛卫,为千牛卫备身。

“弟子拜见老师。”

李善下马扶起万宣道,笑道:“最近都没怎么见人,去哪儿厮混了?”

万宣道尴尬的笑笑,他以往是不管事的,只是凤凰谷一战后,大量北衙禁军的基层将校战死,万宣道也只能上衙了。

至于去日月潭……还是算了吧,上次李善率亲卫赶赴仁智宫之前,派人进长安告知平阳公主,顺便将这厮绑了丢在庄子里。

结果……结果李善忘记了,直到李渊回京之后才想起这个倒霉鬼。

“最近不太平,你老实一点。”李善低声说:“若是有什么不妥的,不要与外人说,告知万贵妃。”

“是是。”万宣道连连点头,“上次姐姐也交代过了。”

过了安上门就是朱雀门了,李善谨慎的看了看把守的禁军,嗯,有几个脸熟的,最关键是曲四郎就在这儿等着呢。

进了皇城,李善才不管一旁的苏制催促,慢悠悠的在走承天门大街上,去北衙禁军官署打了个转,柴绍、王君廓两人正在闲聊。

小声聊了几句,李善终于放下心了,这才进了宫,去了两仪殿。

哎,不得不如此小心谨慎啊,万一这时候阴沟里翻了船那就搞笑了……虽然数年间跃至高位,但李善绝不敢小觑任何名留青史的人。

“怎么来的如此慢?”李渊皱着眉头看着行礼的李善,其他几位宰辅都早就到了。

“前两日夜里不慎感染风寒。”李善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许蜡黄,看起来精神萎靡不振。

李渊神色渐缓,八成是因为在天策府那一夜,没再说什么,示意宫人将战报递了过去。

裴世矩与李建成对视了眼,两人都心里有数,这厮是借病做缩头乌龟呢。

李善迅速看完战报,想了想问道:“陛下,秦王理应知晓,如何应对?”

任国公刘弘基固守灵石,不料再次败北,河东这几日阴雨连绵,突利可汗选精锐数千,亲自率兵突袭,没有提防的唐军连续丢掉了贾胡堡、汾水关。

刘弘基力战无功,不得不引军南撤,依高壁岭而守,使步卒后撤至霍邑,换句话说,仅仅两三日的工夫,唐军丢掉了雀鼠谷的控制权,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李渊没有回答李善的问题,而是问道:“以怀仁观之,当如何应对?”

李善迟疑了下,思索片刻后道:“秦王从风陵渡口过河,或可遣大将领数千骑兵先行,赶至晋州,屯兵汾西,遥制突厥,秦王自率主力押后缓行,在绛州或晋州,依绛水、汾水立寨,以保粮道通畅。”

“哈哈,怀仁也不错。”李渊笑了笑,“二郎遣派亲卫至霍邑,以振士气,另遣樊兴、郑仁泰率三千骑兵急驰北上,准备驻扎临汾或者洪洞,二郎如今还在风陵渡口,大军渡河不易,不过已经上书,请调陕东道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