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们,太恶心了。(第2/4页)

她是四品大高手,却没有亲自攻打寺庙,只是保护洛宁。

“阿弥陀佛!”寺主金钩活佛高宣佛号,原本宝相庄严的淡定神色,此时也凝重万分。

他是宗师初期,三品强者,实力比唐缃和琼达强出一大截。

可问题是,贼寇人数太多,还有军域和军中重器,不是一般的贼寇。

就算他是三品宗师,一旦陷入军域,也会被围杀。

敌军超过千人,就是宗师强者也危险了。

“果节施主!”金钩活佛高声道,“我大雪山寺,何时得罪过施主?”

他身后一群高级僧人,也都对戴着面具的“果节大帅”怒目而视。

本来,他们完全有信心守住大雪山寺,甚至有机会反攻。

可是好死不死的,竟然又杀出一个果节大帅!

果节不是在西藩么?怎么会跑到这里?

金钩活佛这等人物,怎么可能会相信眼前这支战力凶悍的兵马,真是果节军?

“活佛!一定是北军大营的人!”一个四品修为的大喇嘛脸色铁青的说道,“冒充果节来对付我寺,好大的胆子!”

金钩活佛目光阴沉,手中的念珠继续转动。

他也猜测,是北军大营的兵!

北军大营距离此地数千里,是吐蕃驻扎在龙察冰城的东北重兵集团,本来是防御或者进攻大夏凉州的重镇。

可是这几年由于西边突斯曼大军入侵,吐蕃连接大败,不得不从东方和北军大营调兵西援。

抽调几次之后,原本拥兵五十万的北军大营,只剩下二十万兵马了,不再是个战略重兵集团。

因为大夏内部造反,边患严峻,对吐蕃已经没有任何威胁,所以北方大营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

于是,吐蕃王廷打算暂时撤了北方大营,将北方大营最后的力量,全部调到西边。

可问题是,北方大营驻扎在龙察已经两千年了,很多将士的籍贯、家人,都在龙察一带。

事实上,北方大营多年驻扎东北,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势力了。

这要是撤了北方大营,那么北方大营的将士们,岂不是要背井离乡、远离家人?

不但底层士卒不愿意,就是各级将主、领主,也都不愿意。

整个北方大营的将士,都不愿意大营被撤。

于是,吐蕃王廷就耍了一个花招,用软刀子逼迫北方大营西迁。

王廷借口西边连续大败,丧师失地,朝廷赋税不足,连赞普陛下都罢了林卡宫殿,所以……

所以军饷军资已经很难按时发放,只能优先保障西线大军。

若是北方大营全部西迁,那么军饷军资照常。若是不愿意,王廷也不强迫,可军饷军资就对不起了。

王廷的做法,激起了北方大营的怒火。

将士们认为,大吐蕃国养了那么多的喇嘛,建了那么多的寺庙,喇嘛和寺庙富得流油,为何不让他们出军饷打仗?

寺庙受着农奴的供奉,喇嘛们一个个老爷似的,如今吐蕃有难,他们不应该捐献财物养兵么?

难道突斯曼人打进来,还会留着喇嘛们念佛讲经不成!

于是,北方大营就请求王廷,让东北地区的寺庙,捐献钱财负担军饷军资。

王廷不想得罪寺院,对此置若罔闻。

北方大营见朝廷不搭理,干脆派人去各家寺院,反过来向僧人化缘。

扬言若是不捐献钱财,他们就无法维护地方安定,无法保证山贼不会来攻打寺庙。

由此,北方大营就得罪了大雪山寺等寺院。

大雪山寺等寺庙明确表示,出家人清苦,没有余财,多次拒绝了北方大营的“化缘”。

他们不但拒绝捐献资源,还谋划让王廷强行调走北方大营。

北方大营和大雪山寺等寺庙之间,仇怨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