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伐黄嵩,东庆一统(二十三)(第2/2页)

结果——

花渊来了东庆才发现这两人打得不可开交。

打仗可是烧钱烧粮的活动,自家粮食都不够,怎么可能外借给别人?

哪怕花渊想借印子钱,怕是黄嵩等人也不想放给他。

正经渠道没办法,那就只能想办法曲线救国了。

花渊仔细研究了整个战局,敏锐发现谌州有利可图,立刻风雨兼程赶去了谌州。

原信和聂洵不合,前者动刀子伤了后者,还被姜芃姬五万大军逼得上蹿下跳——

“天助我也!”

一个计划在脑海中快速成型。

花渊激动地搓手手,他知道怎么空手套白狼了。

聂洵和原信关系不合还性命垂危,花渊身份暴露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原信性情自负桀骜,他驳斥聂洵的建议,同时又轻视花渊,自负花渊不敢耍花样。

殊不知,花渊拿捏人心的本事比聂洵更高一筹。

他和聂洵都提出了坚壁清野的建议,唯一的不同在于粮食最后的安放处理。

聂洵建议将粮食送到昊州边境,既能防范姜芃姬以战养战,同时还能就近支援前线的黄嵩大军,倘若姜芃姬无奈撤兵,这批粮食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运回谌州,安抚百姓。

花渊的建议截然不同,他建议原信将粮食运往谌州南部,理由是南部是大后方。

他给出的理由也十分给力,以粮食为诱饵诱使姜芃姬大军进一步深入敌后,待她想撤退也迟了,五万大军携带的粮食不足以他们冲出谌州,只能被困谌州腹地,因为断粮缺水而死。

殊不知,花渊将粮食聚集到谌州南部,只是为了方便顺手牵羊。

他走的时候没有动原信的东西,但却模仿原信的笔记和符印,弄出了一封假的调令。

等原信意识到不妙,花渊堂而皇之地将粮食顺走。

如果不是姜芃姬不按理出牌,打乱了既定的局,兴许原信还要晚几天才能反应过来。

聂洵意识到不妙,连忙通知原信派兵追粮。

原信起初不信,他以为聂洵这是故意找茬呢,不过想到花渊的种种举止,原信将信将疑派兵去追。两三日的时间差啊,等原信派遣的兵马抵达储粮的地方,这才发现粮库全空了——

继续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