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北方霸主(三十七)(第2/2页)

伪帝昌寿王不行、浙郡许氏不行、沧州孟氏也不行,至于在谌州苟延残喘的朝廷更不行。

光是想到对方如今的地盘,已经让东庆各个诸侯势力喘不过气。

广发招贤令、修建金鳞阁、赠书给天下名士、愿为天下读书人著书立作!

这四件事情,不论哪一件事情丢出去,皆能引动各方势力动荡。

先说这个招贤令,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下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七百年的圣贤,求贤变法,一扫天下乱局,一举定乾坤。

第二个是大夏朝太祖,他在皇甫丞相力谏之下,筑高台招贤求能,这也是对方能从十六国乱世脱颖而出,一统神州的原始资本之一。若无那场高台求贤,十六国乱世还能延续百余年。

如今……便轮到效仿先贤的柳氏女。

细思恐极!

再说修建金鳞阁,允许寒门子弟免费借阅,这事情触动不少士族的神经,惹来口诛笔伐。

不过,纵然他们心底认为寒门士子没资格读圣贤书,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于是他们将前朝丞相皇甫修作为突破口。

人家死了几百年了,因为姜芃姬,他又被不少士族子弟拖出来语言鞭、、/尸。

众人皆道皇甫丞相是祸星降世,十六国两百多年的乱世也是他引起的,唾骂他要挟幼主、擅动兵戈,甚至说此人开府自立,分明有图谋造反之心。若非夏高宗卧薪尝、忍辱负重,如何能将奸相诛杀?翻翻史书,奸相最后落得个分尸烹煮的下场,敢效仿他修建金鳞阁的柳羲,自然也不会有好下场。一番痛骂下来,酣畅淋漓,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姜芃姬刨了他们家祖坟。

总结一番,姜芃姬肯定有造反之心,此时不除,以后一定会祸害天下百姓,届时就晚了。

一卷檄文,慷慨激昂。

只可惜,骂来骂去就那么一伙人。

他们为何骂得如此积极,天下人心中能没点儿B数?

至于赠书给天下名士、愿为天下人著书立作,这两条落到旁人眼中,无异于是舆论炒作。

傻瓜才信嘞!

没过多久,不少人被打肿脸。

天下名师渊镜亲自赶赴丸州,他与程丞一道探讨启蒙教材。

上阳风氏族长风仁将万卷藏书赠予还未建立的金鳞阁,顺带加入启蒙教材开发团队。

这两个人,一个是名士典范,一个是士族楷模,全是大佬级人物!

在消息落后的远古时代,名人效应异常给力。

有风仁和渊镜这两个活体广告在,他们的脑残粉会不买账?

寒门士子又眼馋金鳞阁的免费藏书,恨不得给自己插一对翅膀飞去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