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知识发酵(第2/2页)

“办不到,暝的背阳面没有阳光。”

此时大批量制造母舰生物的采集者们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们对恒星光芒的依赖,因为蜂巢的元素加工,需要阳光作为驱动,其原理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暝的晚上没有阳光,因为没有卫星,所以连月亮都没有,晚上的夜空中只有星星。

这点光照显然是远远不够。

“可以使用地核的热量。”

一个采集者这么提议,不过很快就被否决。

“不行,意志说过,那是非常时期才能使用的重要能量,不到万不得已的窘境绝不使用,而且使用过多不知道会对暝造成什么影响。”

能量这种东西,归根结底的话其实非常单一,一种是来自恒星的核聚变能,一种就是地核地热能,所以采集者们陷入了窘境。

不过,办法是想出来的,数以亿兆的采集者苦思之下,很快有个体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除了地热,其他办法还是有的。”

“是什么?”

“既然一颗恒星不够没法照耀暝的全部,那就让天空再多出几个发光的恒星就好了。”

这个采集者的想法很简单,在暝的轨道上铺设足够大足够多的反光镜,就可以从太空中截取一些恒星光照折射到暝的背阳面。

这样一来,整个暝就可以全天候无死角的享受日光浴。

提出者的想法得到了自己其他同族广泛的认同,该计划很快就送到了思那里。

“我们动作要快,不能给大家拖后腿。”思提醒道。

“明白。”

人心齐,泰山移,这些专门从事脑力活动的采集者们开始在生命场频道里构建生物体模型。

最开始,采集者们构想出一种外观形似火箭的生物体,它外表包裹着外骨骼甲以及良好的隔热有机层,存在着多节设计,主体是顶部的圆锥,修长的身躯则是燃料舱,用来将质量庞大的圆锥体送往宇宙。

只是这样的设计,很快就被相同某个环节的思给推倒重来。

“这样的设计不需要,我们没有必要考虑大气环境的空气阻力。”

“可是我们需要克服暝的引力。”

“不需要让造物自己去克服引力,我们可以使用制造母舰生物的方法,在宇宙中直接孕育出这些同族个体,同时因为太空没有阻力,所以我们可以一开始就从外部施加一个足够的力,让同族个体的轨道运行速度能始终和暝的自转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