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战斗型(第2/2页)

如果命中却穿透不了该怎么办?

如此高速和大质量的物体都能硬抗下来,那霍古也没法再打下去,量级差距实在太大,除非能把对方从宇宙空间给拉到星球地表,不然它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种生物体被霍古命名为‘炮兽’,如果敌人是重装甲,那么它将具有相当的致命性。

霍古对这种生物体加入叠层金属甲壳设计,尽可能的加厚装甲,某种意义上算是彻底放弃了机动性能。

另一种被霍古命名为‘机枪兽’,长有可以喷吐出子弹的炮台型器官,并且也能像真炮台那样一百八十度转向角度。

射速算不上高,虽然霍古给炮台型器官加装了四根子弹发射管,可生物毕竟是生物,没法和机械去拼承受极限,所以射速仍然是差强人意。

霍古在机枪兽上安装更多的炮台器官,以数量来弥补射速的不足。

装甲上,机枪兽几乎就是没有,只有几层薄薄的甲壳,兼具防辐射和一定的防护性能,基本属性就全点到机动速度上。

机枪兽主要对付的是速度快的对手,如果敌人完全仰赖速度来进行规避机动,霍古的这个设计就可以派上用场。

这两种类型的宇宙生物体,霍古都没有加入太多的近战能力,只是加入撞角在前头,但这只是为了在‘万一’的出现时能有个应对的策略,实际上霍古是不觉得宇宙战中需要使用到近战能力。

宇宙环境实在是太空旷了,哪怕撞击行动前有个一厘米的误差,到敌舰位置时,可能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况且敌人也不会傻傻的在原地停留,等待着生物体们去靠近,必然会作出应对机动。

诸如那些科幻影视里的飞船碰撞爆炸,只是为了让观众更能感受到宇宙战的悲壮,真实战役的概率并不比指望陨石撞毁对方的飞船要大多少。

一切都准备就绪,剩下的就是投产制造,一块块陨石如珍珠般被根茎串联,一个个肉瘤被培育起来。

此时,霍古的内心仍然是惴惴不安,它没打过宇宙战,地球文明也没打过,唯一的根据就是在国际宇航中心工作的朋友曾经向它提出的一些未来构想。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