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公开采访,王浩:理论走向实验需要很长时间!(第2/3页)

近十年时间,伴随着湮灭理论的突破以及所对应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现在进行的能量传送实验,就让人类科技发展的方向变得很明确——

走向宇宙的星辰大海!

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在宇宙中航行的飞船,再掌握超远距离航行技术,比如说虫洞技术,就可以完成跨星级的航行。

下一步自然就是星际移民!

当发展方向变得明确以后,距离心里面缺少的就只是建造星球基地的技术。

星球基地的建造,牵扯的科技就太多了。

这也让一些企业感觉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尤其是国外的大型企业。

近年来受到了一阶材料、超导技术、湮灭科技等前沿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国外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一些直接关联的企业已经宣布破产,好多关联性比较小的企业也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有些企业干脆加大了在种花家的投资,依靠种花家的利润和政策支持,才勉强生存下来。

另外一些企业,投资都受到了很大限制,即便是进行投资也根本拼不过本土企业。

这些企业无法获得低成本、足够的一阶材料供应,无法获得先进湮灭科技支持,就根本看不到未来发展的希望。

现在发现竟然有能量传送技术,那么未来出现物质传送技术,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下一步人类的发展方向就是进行星际航行,甚至是星际移民了。

在发展方向明确的前提下,人类就必定会在其他星球建造基地,就需要大量的技术、设备、材料等等。

“如果要建造星球基地,肯定需要大量的技术、设备,几乎能涵盖所有的科技领域。”

“在其中一方面取得优势,就足以让企业生存下来。”

“哪怕只是进行星际采矿,也可以研究适应低重力、真空环境的自动化采矿设备……”

“唯一需要顾虑的就是科技研究的速度,十年内,物质传送会出现吗?”

“十年内,会出现星际采矿吗?”

时间,是个大问题。

如果确定存在物质传送技术,发展方向就会变得非常明确。

那么提前掌握建造星际基地相关的技术,就会比竞争对手超前一步,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甚至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这些都支持能量传送实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

强S波研究基地。

王浩一直主导实验的进行,不止是强S波制造实验,还包括强湮灭力场内的强磁材料研究。

他们制造出五倍率左右的强湮灭力场,材料则使用硅晶石,表面覆盖一层超过2T的强磁。

硅晶石表层附着强磁,这已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设计研究了。

这项研究由首都大学电磁物理研究所完成,他们选用的硅晶石作为主材料,表面则涂抹了用于稳定电磁特性的复合材料薄层。

强磁场的附着也很复杂,先是依靠超导电路制造强电磁,随后则是真空状态下进行触碰传导。

如此复杂的过程,也只能让硅晶石表面的强磁特性维持不到两秒。

换句话说,硅晶石附着强磁的瞬间,就要把材料放置进入到强湮灭力场中,场力内放置持续不到一秒时间,就要拿出材料拿出来,剥离表层的复合材料进行检测。

检测针对的是内部硅晶石的磁化反应,若是磁化反应强度非常弱,就说明实验成功了。

反之,硅晶石依旧受到了强湮灭力场影响,就说明实验失败了。

最终研究还是成功了,硅晶石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也达到了放置进入黑球的标准。

在材料准备好以后,实验准备差的也只有千隼引力飞船了。

研究组需要的只是等待。

在等待的过程中,内部也讨论了很多问题,包括实验风险,也包括保密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