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宇宙航行计划,陈佳禾:跟不上进度啊!(第2/4页)

“啊?”

“真的吗?”

“抛开引力特性……还是黑洞吗?”

“这么一说,好像也没什么。”

“具体还是要分析。”王浩道,“场力特性还是要实验来验证,具体怎么样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现在,我是想讨论一个问题——”

“如果给黑球注入强能量,会怎么样?”

王浩提问的时候非常严肃,也让其他人变得认真起来。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他就发现黑球能够吸收能量。

虽然材料检测还没有出报告,但他敢肯定碳化硅冒出的黑烟,是因为黑球表层的温度过高,导致发生了燃烧等化学反应。

那些电光,则是表层和空气接触而产生的。

换句话说,黑球表层的温度是很高的,内部的温度是无法测定的,但他认为黑球很可能会吸收能量。

那并不是把能量湮灭,而是真正把能量吸收,也肯定会让内部的空气粒子变得极为活跃。

这种现象中透露着危险。

赵老师在研究基地的时候,王浩根本不敢说明自己的推断,否则研究可能就会受到阻碍。

一个看起来像是黑洞的东西,表面冒着电光还能够吸收能量……

想想,不就是黑洞吗!

如果吸收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不会发生剧烈的爆炸?

这是有可能的。

王浩也不敢确定,他必须要和其他人一起讨论,再确定下一步的实验计划。

同时,他也认为研究进入了‘危险期’,即便制造的并不是黑洞,其中可能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更不用说,制造出来的场力,已经具有黑洞的某些物理特性。

理论组的人带着惊讶开始了论证,他们以基础的理论进行分析,并认为黑球可能具备黑洞的一些特性。

比如,黑洞也是圆球状的。

“黑洞之所以是圆球状,可能也是受到常规宇宙环境以及外围磁场的挤压。”

比如,黑洞内部的场力结构也是混乱而复杂的。

“黑洞外围的磁场也会影响到内部奇点释放的S波,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S波也会受到限制。这样一来,黑洞才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换句话说,黑球可能和黑洞的主要物理特性很相似,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个是强S波的方向。

另一个则是,中心没有奇点的情况下,也就不具备向内的强引力,再加上不具备高质量特性,外部也同样没有强引力。

理论组讨论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把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来,王浩直接放入了加密文件保存。

他可不想研究受到干扰,内容暂时就不提交上去了。

很快。

材料的检测也有了结果。

和王浩判断的基本类似,材料受到了强湮灭力场和高温的两种作用,后者导致有些材料和空气发生化学反应,比如,强氧化、燃烧等的。

强湮灭力场的作用,自然就是磁化反应了。

检测结果并没有元素发生升阶现象,也表明黑球内部湮灭力特性没有受到影响,依旧还是5倍率到5.5倍率的区域范围。

这时候,王浩就碰到了一个问题。

按照理论推断内容,下一步的实验计划就是要往黑球中注入能量,看看是能够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但是,可能会存在风险。

在没有足够多的基础支持下,他也无法判断是否会发生爆炸,可不进行实验,就无法进一步的探索。

王浩犹豫了很长时间,还是决定暂时搁置注入能量的实验,他决定跳过这一步,直接研究释放F射线,毕竟强S波释放F射线才是主方向。

现在任务的灵感值已经达到了95点,距离完成研究已经非常接近。

主方向释放f射线的研究,下一步路线非常明确,也就是外围设计螺旋结构的电磁场,让封闭的磁场中出现一个‘气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