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第二台设备,宇宙线化学?空间?好悲惨啊……(第3/4页)

王浩先是去了解了一下德莱特,知道对方是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从事空间化学研究的学者,考虑了一下还是给出了回复。

他认真写了回复邮件,回答了其中的几个问题。

比如,光速不会受到影响。

宇宙中的湮灭力场只会存在于星体的内部,若是有影响也是对能穿透物质的中微子射线。

其他问题,包括和空间有关的内容,王浩就只是说明自己的看法了。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德莱特提出的问题确实很高深,他甚至谈到了质子和中子的降阶……

到现在为止,强湮灭力场所制造的‘升阶元素’,还限制在‘元素范围内’。

元素,自然是原子。

质子、中子,都是微小的粒子,连‘升阶’的概念都没有,是否会出现‘降阶’,自然无法去回答了。

……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时空极限化学中心。

德莱特来到了二楼办公室,他是一名西班牙裔教授,年纪已经51岁了,但花白的头发以及瘦弱的身板,让他看起来更像是61岁、71岁。

几年前的德莱特还很‘年轻’,天人都说看起来不到40岁。

最近几年,之所以快速变老,也和国际物理环境有关,天文领域相关的成果,很多都被湮灭物理影响而推翻了。

德莱特是国际顶尖的空间化学家,长期从事宇宙线化学研究工作。

空间化学,又称宇宙化学,研究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起源和分布,以及宇宙空间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演化规律的学科。

这门学科和空间物理学,天文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学科互相渗透、交错发展。

德莱特研究的领域更偏重于天文物理,受到的影响自然是很大的,他对于宇宙线、宇宙射线的研究成果,受到湮灭物理的发展冲击,就变得不被认可。

在王浩发布了《湮灭物理-黑洞理论》以后,德莱特团队的研究受到了新一轮的冲击,《黑洞理论》提到了电磁风暴,认为其是‘宇宙射线’的主要来源之一。

《黑洞理论》从制造宇宙射线角度所进行的解析,自然就影响到了有关宇宙射线的研究成果。

德莱特还是非常坚强的,他并没有因为研究受到冲击自暴自弃,反正是给王浩发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得到一些湮灭物理对宇宙线、宇宙射线影响的内容。

以此,就能对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重塑。

这也是支持他继续工作的动力,即便是不能做出新的研究,他也希望增添湮灭物理的部分,来完善原来的研究。

比如,对于人类可观测宇宙大小的计算。

在湮灭物理的冲击下,原来的数据被认为是不准确的,他就需要了解湮灭物理各领域对于宇宙线的影响。

另外,S波的影响也很大。

S波是直接制造空间,若是宇宙中存在一大块S波覆盖区域,会不会影响到宇宙线的解析,宇宙射线的传播?

如果会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做任何的测定都没有意义。

就像是测定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直线距离,方法是测定汽车行驶的路径。

如果车辆通过曲折路径来到目标地点,只是得到了最终路程的数据,就不可能反应出两地的直线距离。

德莱特苦笑的打开电脑,例行打开了邮箱查看,顿时就变得认真起来。

邮箱里有一封新邮件,竟然是来自……王浩?

“是王浩的回复!”

德莱特瞪大的眼睛,他感到非常的惊讶,有很多学者都给王浩发邮件,但能得到回复的是少数。

他还是一名阿迈瑞肯的学者。

两个国家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学者交流,就很少有阿迈瑞肯学者,能得到王浩的回复。

“可能是我问的不同?或者说,没什么影响,都是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