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内层电子共价构造,材料科学新方向!(第3/4页)

“两个原子核贴近?同样带正电的原子核,产生非常大的电荷斥力,很快,就会被分开。”

“这样根本不可能形成稳定结构!”

王浩拧着眉头思考着,他也不再把玩手里的大钻石,而是开口道,“也许不需要原子核足够贴近,只是距离近一些?”

“碳化硅分子是外层电子作用形成共价键,电子层被剥离在回归的过程,可能会形成某种特殊的稳定结构,让分子键变得更稳定。”

“比如,内层电子也参与了键位的构成……”

他说的都眼前一亮,也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顺着方向思考。

杨志芬放下了手里的笔,凝眉问道,“内层电子是不参与化学键位组成的,而且,即便这样能说通,也需要两个原子核足够贴近才可能,但是……”

海伦笑道,“杨教授,你说的根本不是问题,我们研究的不是单纯的化学、物理,而是有强S波参与的特殊反应。”

“强S波是定向的强湮灭力场,会让原子本身受到单方向的湮灭力场,反应过程中,原子核内部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如果强S波强度足够高,原子核都会被拉扯解体,质子的正电荷也会被剥离,进而退化变成中子。”

“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条件,让原子核足够贴近。”

其他人都看向了王浩。

王浩则是对海伦的说法给予了肯定,“没错,强S波的特殊性,决定其对于原子核产生巨大影响。”

“在电子层被剥离时,原子核内质子的电磁作用也会受到影响,足以让两个原子核贴近……”

……

碳硅晶石构造的讨论会结束了。

很多人还在说着会议上的内容,王浩肯定了陈蒙檬的想法,也补充说明了特殊的碳化硅分子构造。

碳硅原子并不是以外层电子所产生的化学键结合,而是原子核更贴近的情况下,近乎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原子。

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圆形,常规的分子是两个圆形贴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交点,也就是化学键,而现在则是两个圆的一侧叠在一起,产生了‘共有面积’,就形成了一个双圆结构的图形。

这样的构造已经不能单纯称之为‘分子’,同时,也不能称之为原子,而是介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特殊构造。

王浩给出的定义是‘内层电子共价构造’。

内层电子共价构造,就解释了为什么碳硅晶石的检测结果。

比如,超高的物理性质。

内层电子共价构造,形成的共价键更稳定,甚至可能会有几个‘内层共享电子’,构造会更加的稳定。

当分子结构更加稳定,要对分子进行拆分必然会需求更大的能量,分子拆分的过程中,也必定会有更庞大的能量损耗,自然就会产生更大的热量。

某种程度上来说,碳硅晶石的燃烧过程中,甚至擦边了核反应。

……

会议上所谈到的‘内层电子共价构造’,并没有被完全确定下来。

虽然没有人质疑王浩的说法,但想要证明结论,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检测研究。

不过研究组就不需要做证明了。

他们可不是专门去研究分子问题的,他们研究的是超s波区域性质,针对碳硅晶石的发现来说,需要考虑的是,是否会有其他的化学元素、物质,可以形成同样的‘内层电子共价构造’。

换句话说,就是能否制造出其他的‘新物质’。

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发现更多类似于碳硅晶石的物质,就可以让材料科学领域得到新的跨越式的进步。

之前一阶元素已经让材料科学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而现在的‘内层电子共价构造’,则可能制造很多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