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地球,可不能被毁灭啊!(第3/4页)

超s波增加强度可以从几个方向入手,首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电流功率,增加功率的方法对于常规强湮灭力场无效的,但强S波和引力场技术类似,增加功率对引力场技术有效,一定程度上就能判断,对强S波也是有效果的。

增加功率的方法上限很低,即便采用最高的功率,也只比现在增加30%而已,主要是因为导体承载电流强度存在上限。

其他方法就是继续改善底层构架,精细化几个电流模块组,也就是对于底层构架进行改进。

现在研究组已经弄懂了各个构架模块的作用,让一些主要模块精度更高,并增加多条线路,也许就能够增加超s波的强度。

后续的设备改造,总计花费了五天时间,还用了一天时间做调试准备。

六天后,新一次实验来临。

王浩和理论组的人还是留在了办公室,他们会等设备运转稳定,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再进入实验室。

新一次实验依旧没有发现,王浩还是来到了实验室。

他站在距离设备二十米的位置,和其他人讨论了一下设备情况,也确定强S波已经制造出来。

但是,在哪里?

“一定制造出来了,而且我很确定有了表现。”

“难道是地下?”

“或者就是在设备里,比如导体的表层?导体是内部封闭的,也许我们就看不到……”

海伦道,“从理论上来说,超s波会受到常规环境的挤压。”

“如果我们已经制造出了超s波,那么他一定会受到常规环境的影响,有表现……也许会出现在超远距离的位置?”

“但如果是超远距离,我们也没有办法做检测……”

“还有,超远距离,是直接性的穿透及时到达,还是光速?”

海伦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

其他人也陷入到思考中,他们想不出超远距离如何做检测?难道让卫星顺着方向进行拍摄?

“倒是也可以……”

王浩思考着,“我联系一下卫星中心,让他们用最高精度的光学相机,顺着方向多拍摄几张照片?”

……

于此同时。

全世界已经有几颗卫星拍摄到了太空中的黑点。

这一次的黑点出现在距离地球表面560公里左右的高度上。

阿迈瑞肯卫星中心、欧洲宇航局都有了黑点的消息,他们的反应和空间站运转控制中心同出一辙。

“560公里高度,出现一个黑点,大小在十米左右,似乎是扁平的椭圆形。”

“可能是磁场干扰或者是某种奇特的光学现象?”

“从出现到消失,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应该是某种光学现象,也许最近活跃的太阳黑子有关。”

“太阳专家布拉文教授说,可能是太阳风暴辐射、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某种光学作用……”

种花家卫星中心也同样拍到了黑点,因为上一次出现的黑点,他们正对附近区域进行重点观察,有三台高度在600到800公里的卫星都拍到了黑点。

其中有一艘携带高精度相机的卫星,轨道高度只有608公里,还几乎正对黑点位置经过,拍摄到的高精度画面非常清晰。

卫星中心也根据这一张清晰的照片分析出了精细的数据,“高度561.4公里,扁平的椭圆形,最小内径5.1米,最大内径10.3米,正对位置是在克什格勒旗北部50公里左右。”

数据放在了卫星中心主任张凯面前。

张凯马上调用了上个星期拍摄到的黑点数据,“高度391到392公里,最大内径8.6到10米之间,正对位置克什格勒旗。”

“高度561.4公里,正对位置是在克什格勒旗北部50公里……”

他仔细研究了两个数据,以高度和正对位置画了个两条线段,分别连接线段的端点再延长,就指向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