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就是宇宙飞船,无法应对的绝望!(第2/4页)

光压发动机实在太庞大了。

画面中的发动机就像是在眼前一样,也让电视机、电脑前的观众感到很震撼,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光压发动机。

光压发动机的环绕舱体早已经建造好了,近距离来看发动机就像是宇宙飞船,很难把其称作是发动机了。

记者来到了基地内部以后,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拍摄,主要拍摄的就是光压发动机,其他的设备都是零散的。

这一片区域,距离光压发动机已经很近了,在太空测试的时候,附近的设备都会被运动,否则会受到高温影响损坏。

记者也见到了接受采访的臧春来。

臧春来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他代表公司接受记者采访。

臧春来站在摄像机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朝着摄影师点了一下头,确定可以开始进行拍摄,旋即说道,“这次的高空测试,我们已经进行了八个月以上的准备。”

“测试会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起飞、升空,释放卫星,就像是我们公开的信息,还会在一定高度测试激光武器。”

“对于我们来说,释放卫星才是最重要的。”

“发动机携带的是16吨重的卫星,应该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卫星了,卫星越庞大,能实现的功能就越多、越好。”

“这次测试以后,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企业机构合作,并会提供大型卫星的发射服务……”

臧春来不断谈起适合卫星的内容,主要因为卫星发射服务会是光压发动机实现稳定收益的点。

收益,还是很重要的。

自从光压发动机项目建立以来,都在源源不断的大手笔进行投入,他们也需要回笼一些资金,才能支持后续的研究。

比如,研究和采购能实现各种性能的小型飞船。

小型飞船可不便宜。

各种小型飞船的研发和采购,预算必定会达到几百上千亿。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盈利,第一个稳定收益的点就必须要抓住。

不过记者并不关心卫星释放的问题,因为舆论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对于光压发动机来说,释放大型卫星是很简单的。

记者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光压发动机已经不能称之为发动机,应该叫做空天母舰吧?”

“现在还不能这么说。”

臧春来摇头道,“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说,但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完成太空测试,它也并不完善。”

“我们后续还会继续增加舱体,并完善其内部构造,增加实现各种功能的设备,完善内部系统。”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可以确定一点,这次测试结束以后,我们就会开始空天母舰的建造工作。”

后续记者又问了几个舆论关注的问题。

有些能回答的,臧春来就说了几句,不能回答就微笑闭口不言。

光压发动机的太空测试即将开始。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对外公开了一些内容,但实际上要进行测试的内容有很多,释放大型卫星也只是其中之一。

释放和回收小型飞船、测试引力场设备以及引力护盾设备、测试激光武器,等等,这些才是测试的重点。

发动机爬升到几百、上千公里,反倒是最没有难度的。

另外很重要的测试是——人工操作。

在测试的过程中,主控室的测试员(飞行员)手动操作光压发动机起飞升空,并完成释放卫星、小型飞船,再包括发射激光武器等一系列的控制,也是测试的重点之一。

太空测试会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持续时间超过24个小时。

同时,还会阶段性的提供测试画面。

上午八点半。

太空测试已经准备开始了,国内第一媒体已经连接到了现场,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光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