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竟然真是黑洞技术!(第2/4页)

但实际上,‘波粒二象性’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也只是拿出了一个‘你对,他也对’的结论。

当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时候,要么就把光看成是粒子,要么就把光看成是波。

现在碰到的就是实际问题,同时采纳两种观点根本就没有意义,王浩更倾向于海伦的‘空间粒子化’理论。

这主要是因为空间粒子化能够解释更多的问题,甚至能够去解释湮灭力存在的本质。

‘空间短波化’,覆盖的领域则相对狭小的多。

但以上也只是理论的争议而已,实验研究上来说,还是要依靠真实的实验发现以及技术提升。

理论的完善是需要实验结论来支持的。

实验组希望能够在湮灭力场内制造出定向强S波,他们不断对于设备进行改造,希望把引力场设备和强湮灭力场结合在一起。

三个星期后,研究宣告失败。

首先来说,实验没有任何的进展,他们进行了多次设备的改造,根本没有任何的发现。

另外,很重要的是,王浩召开了多次技术会议,甚至得不到一点的正确反馈,也无法得到任何的灵感值。

一定程度上,王浩就能判断研究方向很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他决定暂停研究。

“我们要改变方向,撇开强湮灭力场技术,直接制造定向的强S波!”

在会议上,王浩确定了新的方向,同时,也建立了新的研究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制造定向强S波(S级)。】

【灵感值:0。】

在建立好新的研究任务时,王浩就已经确定方向是正确的。

s级的任务最少是能够完成的,而强湮灭力场内制造定向S波,根本无法得到任何正确的反馈,甚至连任务都无法建立,就说明,即便是能够研究也非常困难。

同时,王浩还确定新的研究任务,和‘区域性强湮灭力释放F射线’直接相关。

“如果能制造出定向强S波,也就是完成任务三,那么任务二的s+级研究,灵感值肯定会有巨大的提升!”

“两者直接相关!”

“任务三,也许就是任务二的一部分……”

……

在制定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后,王浩也确定技术研究参考的范围。

有两个技术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引力场技术,另外就是强湮灭力场技术。

同时,可以对比反重力设备和引力场设备的构造,强湮灭力场设备比反重力设备的构造要复杂的多,也代表了研究的难度会非常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人都把精力放在同一方向上进行研究。

他们的目标就是直接制造出定向强S波。

新方向确实是正确的,直接证明就是能够获得正确反馈以及获得灵感值增长。

王浩也专注于新方向的研究,即便是灵感值增长的不多,但只要持续增长,就能期待完成的那一天。

很快。

两个星期过去了。

这一天王浩忽然得到了一个消息,说领导组都马上要抵达实验基地。

他感到非常意外。

领导组提前并没有打招呼,来的非常突然,就好像是突击检查一样。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有什么可突击检查的?

基地里到处都是军方和科技部门的人手,他们也有足够的权限进行各种研究,也没有用科技部门拨付经费,还需要检查什么呢?

王浩还是到基地门口接待了领导组。

前来的是赵老师和徐老师,他们见到王浩依旧非常热情,似乎就是正常来基地参观,简单询问了一下正在研究的内容,随后到各个实验间转了转。

中途。

赵老师和徐老师不断询问着安全问题,“你们做的各项实验,安全保证都做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