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研究完成,重大成果!S干涉波,理论已经很清晰!(第2/4页)

王浩让钱宏宇跟着一起过去,他和其他人一起耐心的等在实验基地。

直升机飞向远方。

很快。

钱宏宇就在对讲机里呼喊起来,“我们看到了!很大一片,都被压低了,还有几棵树也倒了!”

“你们看不到吧,场面真是很宏伟……”

“我拍几张照!”

何毅赶忙问道,“距离多远?”

“大概在33公里左右,范围……不好估计,但我感觉好像比上一次冲击的角度要大。”

“什么叫……角度大?”

何毅不明白。

其他人也弄不懂钱宏宇的意思,钱宏宇坐在直升机上,对讲机都是呼呼的风声,也根本听不清楚。

他们也只能等着直升机回来。

过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黄明昆和钱宏宇一起返回了实验基地,他们的表情明显带着兴奋和激动,给其他人看了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钱宏宇则解释了‘角度大’的意思,“就是,角度大。”

“上一次实验,中心圈外的影响范围,是一个很明显的扇形,把两侧的边连接在一起大概也只有10度~15度范围。”

“这次不一样。你们看看照片也知道,夹角应该有30度。”

王浩看着手里的照片。

上面能明显看到被压低地面的范围,他预估着扇形两边的夹角也在30度左右,比上一次实验的角度可要大太多了。

他们一起去了会议室。

大家都看着照片做着讨论,“这次实验释放距离远了很多,直接达到了33公里,而上一次只有5公里多。”

“范围并没有大多少,中心圈直径也只有300米不到。”

“后续冲击的方向没有变化,后续影响距离在2公里3公里之间。”

“也就是说,有变化的是释放距离,直接增加了六倍,另外,就是后续影响的范围,角度增大,覆盖范围增大了一倍不止。”

“要说,释放距离大大增加是出乎意料,但是后续影响的方向并没有变化……”

王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给设备添加一个对称线圈,目的在于控制引力场后续影响范围的方向,根本没有想到会大大增加释放距离,也没有想到会增加后续影响范围的面积。

这两个结果都是意外的。

有额外的收获,而且是大大增加释放距离,当然是好消息,但也让他们对于引力场的原理更加摸不到头脑,甚至都弄不懂对称线圈的作用了。

“如果再进行调整,并进行对称线圈的设计,好像也找不到方向。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增加释放距离。”

“有什么办法能够做线性实验吗?”

王浩拧着眉头仔细思考着,还没有等其他人回答就继续说道,“我有个想法。如果我们的理论没有错误,对称线圈本身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辐射波,并影响到引力场……”

“那么是否可以把对称线圈独立出来?这样就能够灵活的调整功率,或者说调整这种辐射过的强度,再看看实验结果。”

这个想法说出来就得到了一致认可。

之前他们想的都是同一个设备结构来制造引力场,但实际上,若是对称线圈能够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波,那么完全就可以独立出来。

对称线圈,本来就是后续添加的装置。

实验组确定把对称线圈独立出来以后,很快想到了具体做法,第一就是把原有设备的对称线圈拆除,但并不是真的拆除,只是用一根超导材料的导线,把对称线圈两边的线路连接在一起。

另外,就是用电路连接另外一个对称线圈,并放置在原有对称线圈的前方。

这个方案提出来,还是有人质疑的,因为两个线圈的位置进行了调整。

新的线圈比原来的线圈位置靠前。

王浩则是敲定了方案,他确定新的方案不会对结果造成太大的影响,“当然,影响还是会有的,也许会让制造出的引力场靠前或靠后,但总要比改变原有装置布局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