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方向控制,提升技术!黄明昆:何院士真是大好人!(第3/4页)

办公室里。

王浩、何毅、钱宏宇等人,一起盯着设备的构造图时,何毅就说起了自己的观点,“王院士,如果是改进设备,我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

“比如呢?”

王浩托着下巴看向了何毅。

“我们一直都在研究同向电流,但是同向电流的构造,我认为,研究的已经很深入了。”

“从最开始发现了引力场,一直到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简化设备的底层构架,以及对同向电流问题进行研究,或许我们可以在底层构造上增加一些东西?”

何毅带着思考说着。

王浩顿时眼前一亮,因为他收到了正确的回馈,忍不住用力拍着何毅的肩膀,“何院士,你终于天才了一次!”

“啊?”

何毅顿时郁闷的看向钱宏宇,“王院士是在夸奖我吗?我总感觉是讽刺呢?我平时不天才么……”

“平时也很天才。”

钱宏宇对此表示了肯定,“你可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天才。”

何毅顿时满意的点头,至于刚才王浩的讽刺性夸奖,他直接选择了忽视。

何毅的想法确实让王浩找到了新方向。

他们之前所做的工作一直都是简化设备,修正完善同向电流的理论和构造,主要因为确定了同向电流和S波直接相关。

问题在于,和s波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不一定只有同向电流,也许其他的构造也能起到作用。

现在设备的底层构架中,已经没有和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了,但他们可以研究添加构造,也许就能找到研究的突破方向。

想到就做!

王浩马上召集了所有人,开启了新一轮的‘设计会议’,让每个人想一种添加新构造的方案。

这种研究模式,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以理论为基础,开拓思维去进行设计思考,然后到会议上就说明自己的想法。

当进入到熟悉的模式以后,大家都对于研究变得非常有信心,也让刚加入研究的黄明昆非常疑惑,他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每个人拿出设计方案?

他都被包含在内……问题是他什么都不懂啊!

这里面牵扯的理论太复杂了,黄明昆拿了一份理论资料,只是扫了一眼就感觉头都大了。

黄明昆感觉自己面对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工作,其困难程度类似于在上小学的时候,有老师让写一份黎曼猜想的证明当家庭作业。

这怎么完成?

黄明昆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大堆看不懂的符号都有点想哭的冲动。

实际上,他可不是唯一抓头皮的人,其他人的感觉也非常类似,因为他们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做。

何毅也是如此。

何毅比黄明昆强的地方就在于有经验。

他去理论组查看别人的‘作业’,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原理也根本不在意,他去找了反重力构造图。

何毅对于反重力技术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基础的构造原理都清楚。

他找了两个‘适合’的部分,有点决定不下来,“这一部分和材料半拓扑结构直接关联,决定了反重力场的‘凹面开口’方向。”

“这一个类似于环形线圈的设计,则是稳定性控制,保证释放稳定……”

“用哪个部分呢?”

他思考着摇了摇头,“还是第一个比较靠谱,本身和半拓扑结构相关联。”

何毅做出了决定顿时就轻松了很多。

他可以到会议上说是‘反重力构造’来到的灵感,能决定反重力场‘凹面开口’方向,自然也有可能控制S波后续影响方向?

在完成了‘作业’以后,何毅翘起二郎腿喝了口咖啡,就注意到对面正抓着头皮的黄明昆,顿时问道,“黄教授,还在为方案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