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发布会,引力场应用!打破人体承受极限的技术!(第3/4页)

现在光压发动机受限是因为设备能力,而不是技术限制,技术层面来说是没有限制的。

当听到王浩说起载力数值的时候,全场顿时传来一片哗然声。

10万吨的载力是非常惊人的。

这也就能代表空天母舰最高能建造达到10万吨,完全不比巨大的航空母舰来的差。

之后有记者又问起了空天母舰的问题,他们希望知道空天母舰设计的进度。

王浩说道,“我们已经确定了空天母舰的基础构造,外形上会采用环绕凹面反射镜的舱体设计,同时也会引入最新的引力场技术。”

他只是说了一句话,就引起了全场再一次哗然。

这一句话透露的信息足以令全世界震惊,因为他明确表示了空天母舰会使用引力场技术,也就表明引力场技术已经可以正式应用。

之前引力场还只是一个新发现而已。

好多记者都忍不住讨论起来,“听王院士这么说,难道引力场技术已经成熟了?”

“不可能吧这么快?”

“我怎么没听过这个技术……不过好像是听过,是学术方面的吧?”

“我知道,这个好像发表过论文,是反重力中心的研究成果,但也只是发现了引力场,利用什么空间……波?”

“刚发现的引力场,就能够应用了?难道他们已经能制造出很高的引力数值?”

“如果能制造达到地球表面重力的引力场,岂不是说,未来的空天母舰,将会和科幻电影一样,人类可以在里面正常行走?”

“这实在太夸张了吧!”

……

新闻发布会结束以后,就是全世界的大规模报道。

媒体报道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一个就是光压发动机高空测试成功,一个是10万吨载力的数据,最后也是引起最大热议的引力场技术。

“测试成功和想象中的一样,王院士参与的研究都会成功。”

“还真是,我发现王院士做的研究就没有失败的时候,他真的是神一样……”

“实在太了不起了!”

“王院士说最高载力达到10万吨,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太空探索公司制造的大型火箭推力也只有6000吨。”

“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大型火箭就是一次性用品,发射技术说是能回收,但也只是主体而已,光压发动机是持续使用的,是未来空天母舰的核心部分。”

“引力场技术才是最厉害的,空天母舰竟然会用到引力场技术,说明这个技术已经成熟了。”

“我怎么感觉王浩院士已经在造科幻电影那样的宇宙飞船?”

“好像真是这样……”

“他们都已经造宇宙飞船了,而我们在干什么?格鲁姆湖计划项目组,好像还在研究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我的上帝,差距太大了!”

“最可悲的是,他们还没研究出来!”

“国际湮灭组织用的设备,也是来自反重力中心,我们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好像完全看不到希望啊……”

“现在又一个引力场技术,我们甚至连概念都没有!”

引力场技术在空天母舰上的应用,科学界的讨论就更加深入了。

很多科学界人士都知道引力场技术,但上一次反重力中心也只是发布信息说,利用对空间S波的研究发现了引力场,科学界也感到惊奇而已。

现在则是震惊了!

如果只是发现了某个现象,其实并不怎么惊人,前沿科技的研究都是新发现,多了一项新发现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技术应用就不一样了。

在物理学界,某个物理现象被发现以后,下一步是对于其理论进行研究,再下一步才是研究其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够实现应用。

整个过程用时几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