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画大饼、忽悠人?臧春来:王院士竟然当真了!(第2/4页)

“近地击毁,意义也不大。”

“我们不是要把人类毁灭的战争,最重要的还是威慑力。”

“想要拥有威慑力,除非是用了同样的技术,比如,我们也能制造一艘能源上自给自足的航天飞船……”

有人顿时提议说,“或许我们该重启核动力航天飞机项目?”

这个提议马上被否决了。

他们的航天发展史已经表明,航天飞机有很多缺点,更不用说核动力航天飞机,制造出来就会有无数的问题。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我们需要拥有同等的技术。”

这才是关键。

在连续召开很多次会议以后,一号决策人发现还是回到原来的道路,“我们必须要掌握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

“只有掌握了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才能够研究湮灭粒子技术,才能够制造出大量的一阶材料……”

“情报部门要抓紧,核子组织那边,需要更多相关的信息。”

阿迈瑞肯是核子组织重要的参与方,能够拿到很多重要的信息情报,但也只能一点点的收集,不可能去明抢设备。

这是默认的规则。

如果打破了规则,不说种花家的反应,同盟国家也会非常抵触,因此会引发很大的矛盾和争议,毕竟设备属于种花家科技部门和核子组织共同所有。

……

阿迈瑞肯重新关注到了核子组织。

核子组织的感觉却不怎么好,回想一个星期以前,他们还是全世界的焦点,好多报道都围绕他们‘买到’的设备,并关注到他们计划进行了实验。

现在就不一样了。

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航天飞船工业公司,每个人都在关注光压发动机,对于核子组织的实验信息根本没有兴趣。

想想也对……

人家都已经依靠湮灭粒子技术造出了光压发动机,结果核子组织还在研究‘最低端’的强湮灭力场设备?

这有什么意思?

巴兹博格·蒙特拉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他们最近还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测,内容也发布在了学术期刊,并出现了媒体报道中,结果根本没多少人关注。

别人说是外界的舆论,就连组织内参与实验的人员,谈论的话题都是光压发动机,以及后续可能的研究内容。

李明和阎耀军依旧是焦点人物。

作为种花家参与实验的团队负责人,他们最开始是因为强湮灭力场设备而成为焦点,一大堆的学者围着他们,不断询问强湮灭力场技术相关的问题。

李明和阎耀军不了解强湮灭力场,他们只能针对自己知道的简单说一下,再然后就一问三不知了。

当然,他们不说自己不知道,只是微笑摇头而已。

这样的态度让人觉得他们是要进行信息保密,而不是不懂技术。

李明和阎耀军都在为此苦恼,等光压发动机的测试上了新闻以后,他们就发现学者们的提问变成了‘光压发动机’。

“光压发动机用的什么材料?”

“据说,最高温度超过6500摄氏度,是怎么做到的?怎么控制的?”

“说说湮灭粒子技术,说说……”

“这项技术真的是可控的吗?是怎么实现控制的?”

“……”

李明和阎耀军顿时就更加迷茫了。

最开始他们说不知道,发现大家都不相信,后来就干脆说些大家都知道的基础,“首先说好我们没有参与项目,但研究是很厉害的,用了很多高端的一阶材料,否则怎么可能抵抗那么高的温度?”

“这个发动机很重啊,达到几万吨!”

“制造好发动机,下一步就是制造超大型的航天飞船啊!”

“这可是千亿级别的项目。”

“研究速度出乎意料的快,也非常顺利,现在才是第一次测试,估计再过几年,就能进入太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