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公开信息!研究会带来人类毁灭的危机?(第2/5页)

飞起来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那么大块头的发动机能够飞起来,也就代表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那么距离进行高空飞行就很快了。

等完成了高空飞行,下一步就是进行太空中的飞行。

针对光压动力来说,两者没有难以跨越的技术瓶颈,因为光压动力不依靠空气推力,到太空中降低了地球引力作用,反倒效果会更加明显。

光压发动机能飞起来,也就代表解决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

下一步、再下一步的技术进步,剩下的也只是时间问题,区别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很多决策层人员也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马上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一个是和背后团队讨论相关的事情,另一方面儿就是不断和其他国家的决策层人员进行沟通交流,针对相关问题发表看法、交换意见。

之后就是召开内部会议。

这种内部会议和决策无关,而是科技、学术性质的,大体上就是找一大堆的科学家、学者,让他们了解现有的情报,来分析出技术信息。

阿迈瑞肯是这么做的;其他很多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他们首先必须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光压发动机的科技在什么层次上,以及附带相关的技术级别,才能针对研究应对方法。

但最初的讨论模式基本相同,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于给出的信息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

“这根本不可能。”

“光压发动机属于未来科技,现在最多也只能验证理论问题。”

“只完成一部分研究已经很厉害了。起降?开什么玩笑?”

“这是假消息吧?”

“虽然有卫星图片,但会不会是魔术表演?比如他们做了一个模型,然后让模型飞到了空中……”

最后的说法还是被直接否决了,因为大块头的发动机可以作假、起降场面也可以做假,但热感卫星监测的高温做不了假。

在起飞的发动机下方,确实检测到了6500摄氏度以上高温。

这个温度下,不管什么东西都会被融化,隔热都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发动机下侧位置的最高温度反应以外,地面也有热感温度数据,并且辐射覆盖了很大范围。

能量,是做不了假的。

科学家们带着震惊分析起来,“如果确定是真实的,发动机下方出口处是在6500摄氏度,从理论上来说,内部的温度应该在2000到5000摄氏度之间。”

“我们不知道技术原理,也只能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推测。”

“这个温度制造出强光压,原始理论层面是不可能的。要么原始理论是错的,要么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技术,降低了对于温度的需求。”

“另外,有证明湮灭粒子技术确实和正反物质抵消的反应很类似,都是制造纯粹的能量,准确的来说,是光能。”

“还有,能确定他们的隔热材料,最高能够承受温度超过7000摄氏度……”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只是实验了技术,但一次实验以后,会有大量的材料损坏。”

最后一句话,让决策人员们有了少许的欣慰。

他们可不希望未来科技般的高端航天发动机出现在种花家。

如果种花家真能制造出光压发动机为推力基础的航天飞船,他们在太空争夺领域就会一败涂地,甚至完全没有竞争的机会。

这是不可接受的。

太空争夺,代表着国家多领域竞争的未来。

掌握了太空领域的主动权,就会占据全面的军事、科技优势,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地面上再高端的科技,也变得没有丝毫意义。

这就像是百年前,空中对地面的绝对优势。

那些没有战斗机的国家,对于空中飞行的战斗机没有丝毫办法,能做的就只是隐藏躲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