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们的光压发动机有希望了!(第2/4页)

这样的研究再拖后就没有办法交代了。

压力,就是动力。

工作效率高带来的好处就是,实验数据不断的快速积累,让湮灭粒子现象有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为后续的技术研究、应用,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基础。

在返回西海的路上,王浩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磁化发电技术项目研究有了突破。

然后他决定改变行程,“先不回去了,去湮灭力场实验组。”

“去实验组?”

“为什么?”

研究组几个人都有些疑惑。

王浩简单解释了一下。

保罗菲尔·琼斯顿时表示不感兴趣,“只是一个发电技术,即便和湮灭力场有关,类似的发现太多了。”

他补充一句,“我只关心光压发动机。”

“保罗,你可以先回去,我还是要去看看。”王浩不在意的说了一句,随后看向丁志强道,“小丁,你跟我一起去吧,其他人都先回去吧。”

丁志强顿时苦了脸。

他本来想着连续工作了很久,还跟着王浩到处奔波,准备回西华大学‘修养’一段时间。

结果到半路又要‘出差’了。

王浩对丁志强解释道,“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这个全新的发电方式非常重要,我们研究湮灭粒子技术,肯定要把制造的纯净光能转化为电能。”

“普通光电转化,比如,太阳能电池技术,转化效率很高,但上限太低,无法承受几百、几千摄氏度高温。”

“蒸汽发电转化效率也不低,但发电过程太复杂。”

“如果是制造空天母舰,内部还有预留大量的空间给蒸汽发电使用,这样的空天母舰和笨重的航空母舰有什么区别?只是能飞起来而已,完全失去了高效和灵活性。”

他说完,丁志强象征性的点头,表示自己听到并理解了。

保罗菲尔·琼斯则是用力举起手,很认真的说道,“我也要去!这种研究怎么能少的了我保罗菲尔·琼斯副舰长!”

几个人顿时笑出了声。

……

在科研部门的支持下,湮灭力场实验组成立了‘光能磁化发电技术’研究组,参与人包括发现光能磁化电势差现象的王善庆,实验中里的电力小组,还有上级派过来的十几个电磁专家、电力专家。

‘光能磁化发电技术’研究组,研究的是一种全新的发电技术,实验需求也是非常高的,他们需要两台不同强度的强湮灭力场设备。

当金属导体的一侧磁化强度高,另一侧磁化强度低,再加上强光照射的条件下,导体两侧就会形成电势差,进行外在的连接就会产生电流。

等王浩来到了实验基地后,王善庆就介绍起了研究进展,“我们发现每一种材料都可以产生这种电势差,导体材料的电势差更强、更明显。”

“另外,制造出的电流强度,则和材料的性质有关,相关条件包括吸光、吸热性能、磁化反应强度以及导电性能。”

“我们实验了十几种材料,发现磁化反应强度高的金属,光能转化效率更高,但是铁和铜不行,我们分析原因认为,可能是铁、铜的升阶倍率低,其产生的临界‘特异现象’,会影响到光能转化。”

“三天前,我们实验了一种新型的材料,钛银合金。”

“这种材料的光能转化效率很高,实验中的转化率大概在15%到20%之间,不过实验中,影响转化率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导体的温度上涨会导致电阻率上涨,我们必须把温度控制在两百摄氏度以下,才能有较高的转化率,否则就会大大降低……”

研究组用钛银合金进行实验,是找到一定规律后论证的结果。

钛元素的磁化反应强度高、升阶转变需求的力场强度倍率高,吸热性能也很好,而银元素的导电性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