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花不完的经费,王浩:我就勉为其难的担任舰长吧!(第3/4页)

到此,就差不多了。

这项研究的重点就是强湮灭力场下的活跃中子湮灭,牵扯到高能粒子控制、核反应以及强湮灭力场三项技术。

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据,还在实验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控制技术。

因为研究参与的机构会很多,保密就会是个大问题。

王浩已经和徐老师等领导讨论过这个问题,最容易泄密的就是‘直流方向’,研究过程中,参与人员肯定会知道是‘直流’制造的强湮灭力场,只要顺着方向进行研究,就可能会有发现。

王浩认为,“直流,早晚都会被发现,也许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

“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而不是方向。只要我们一直掌握最高端的技术,并且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就能够一直站在高端科技的领先地位。”

“短暂的保密,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不可能因为保密就不去做新的研发,而像是‘直流方向’,单纯的保密也是不可能的,其他的机构也能够想到。”

“最重要的是保持技术优势,最好是能够在军事以及其他方向,拥有绝对的领先地位。”

“现在,我们还没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所以我们更是要抓紧时间研发新的科技,把技术提升到,其他国家和机构望尘莫及的地步……”

“到时候,也根本不担心什么研究方向泄密之类的问题了。”

……

会议结束。

很多参会的人对于内容都感到惊讶,他们觉得带质量粒子湮灭有些过于科幻,即便是有理论支持、有实验数据支持,再加上王浩的个人影响力,他们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这是因为实验内容,仿佛不应该出现在21世纪。

现在他们连核聚变都没有成功应用,怎么就突然冒出一种比核聚变简化很多,还能制造近乎‘无限能源’的技术了?

当然,这不影响实验项目通过。

其实单单是王浩的个人影响力就够了,召开会议只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因为研究是需要多部门协作配合的。

这可不只是三个部门。

湮灭力场实验组、高能所以及核物理研究所,只是提供三个最主要的技术,设备制造过程中还牵扯到一些管道材料、检测装置、控制系统,等等,就必须要有很多的部门和机构参与其中。

实验项目通过,审批也很快下来了。

在审批下来的过程中,项目设计组已经定了下来,三个主要机构各自派出了一个小组参加。

其他机构也会派出各个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参与。

经费,也很简单。

研究最开始根本就没有考虑经费问题,湮灭力场实验组都有足够多的经费,甚至多到根本花不完,科技部门以及其他机构,也只是象征性的出一点资金,剩下的都是湮灭力场实验组出资。

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经费,来源就是湮灭科技公司。

近一段时间,湮灭科技公司开启了加速赚钱模式,一阶银开始正式对外售卖,初步定价是国际银价的六倍。

这个价格是商议很久才决定下来的。

垄断,确实可以定价更高,但如果定价更高,就失去了大部分市场,尤其是民用设备市场。

那才是最大的市场。

比如,一部手机。

如果单价在两万块以下,市场规模还是不小的,但单价变成了三万、五万,市场规模就会大大缩水。

当然,企业肯定会选择性的提升一部分配件来降低成本,在一些关键部件使用接近超导的一阶银就足够了,但要保证利润最大化,就要平衡材料覆盖领域与定价之间的关系。

除了民用设备领域,工业基础以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近几年时间,超导材料使用越来越普遍,像一些关键的电缆通道、转化接口,都需要应用超导材料来增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