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第3/4页)

2010年,欧洲核子组织宣布,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他们已经俘获了少量的“反物质”,也就是少量的反氢原子。

这并不是‘反物质存在’明确的证明。

欧洲核子组织俘获反物质的方式,就是通过强子对撞机进行实验,之后做非常复杂的数据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有‘少数的单个原子’消失不见,并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种发现被认为是‘正反物质抵消爆炸’。

类似的发现不止是欧洲核子组织,费米实验室也有相关的发现,他们有一次甚至宣称制造出了几万个反氢原子。

‘几万个反氢原子’,听起来实在有些骇人,实际上,就只是在实验过程中,检测到异常能量爆发数据,并进行的分析结论,而不是说真的制造出了反氢原子并保存下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粒子对撞实验中出现的‘异常能量爆发’数据是非常显著的。

简单来说,近似于‘质量转化为能量’。

依靠‘质能方程’可以轻易计算出,质量损耗能够转化为多么庞大的能量,即便只是氢原子,转化的能量也是非常惊人的。

著名物理学家罗布·汤普森参与过反物质研究的实验,他认为,“反物质的发现将会引领人类的变革,使得人类的星际旅行之梦将成为现实。”

有很多科幻小说,星际旅行的飞船都是以反物质作为燃料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千万吨以上的化学原料,而如果是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六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由此可见,‘质量转化的能量’会有多么庞大。

这也是物理学界对于反物质研究的最大动力。

若是能主动去制造出反物质,并使其和物质发生‘抵消反应’制造能量,要比‘可控核聚变’都有吸引力太多了。

……

实验项目结束。

项目组得出了几个确定的结论,包括‘粒子参与的反应’、‘纯能量爆发’等等,但爆炸的基本原理还是没弄明白。

后续就要看个人或者团队的研究了。

好多参与实验的个人和团队,都迫不及待的返回并参与到公开数据报告信息的分析研究中。

这一时间点是最容易出成果的。

何毅表现的也有些着急,但不是急着回去做研究,而是说起了‘反物质’的问题,“王院士啊!你想到了反物质,怎么直接说出来了,我当时要提醒你又不能直接说……”

“他们回去能调取很多资料,我们可没发现过反物质,也查不到多少资料,成果就属于他们了。”

“实验不就等于是为他们做的?”

“我们太吃亏了!”

王浩不在意的笑道,“如果确定是反物质,是个好消息,最少我们确定了爆炸方式。而且,也许只是能量爆发类似。”

何毅仔细琢磨了一下,疑惑道,“你的意思是,反物质不存在?”

王浩道,“你要考虑湮灭理论。能量可以被湮灭,为什么粒子不可以呢?正反物质的抵消爆发,也可以理解为‘带质量粒子的湮灭爆发’。”

反物质的存在,本身就只是个理论而已。

那些所谓的‘实验发现’,也不过是用反物质来解释实验现象,而不是确定了反物质的存在。

实验,是检测到质量损耗和能量爆发。

如果放在湮灭理论中,自然就可以理解为‘带质量粒子被湮灭并爆发出能量’,或者是理论上的‘质量点构架崩散为能量’。

何毅思考着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个解释……可以完美替代反物质理论。”

王浩继续道,“另外,理论毕竟只是理论,不管是反物质也好,湮灭带质量粒子也好,想要证明都必须要通过实验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