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F射线实验重大事故!负责人呢?大概变成了焦炭。(第2/4页)

徐华倒是还好一些,她和湮灭力场实验组进行过合作,接触过高倍率的强湮灭力场设备,但对于低倍率设备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这台新设备制造湮灭力场倍率很低,有1.40倍率、2.59倍率以及3.54倍率三个可调强度级别。

第一次设备实验,开启的是最低功率,制造的只是1.40倍率的‘叠加力场’。

1.40倍率的‘叠加力场’,外围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

当倍率增加到2.59倍率时,就能一定程度上湮灭能量,但不能直接湮灭光子,从理论上来说,会让电磁波的频率降低。

这就是徐华进行实验的强度倍率。

沈会明团队使用的是3.54倍率,场力处可以明显看出暗淡色彩,光线就已经被湮灭了。

他们要在3.54倍率场力下,利用一阶材料制造高频一阶电磁波。

团队里很多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但他们首先还是要辅助徐华完成实验,有低倍率强湮灭力场设备配合,实验就没什么难度可言了。

实验就是让电磁波通过强湮灭力场。

之后再对于电磁波强度进行测定,实验要进行很多次,会实验长波、短波、可见光等不同频度的波。

在可见光测定实验中可以发现,可见光通过强湮灭力场过程中,明显变得暗淡了一些,但传出场力以后却重新变得明亮。

这里已经能看到结果了。

等实验结束以后,徐华特别来了一趟西海大学,给王浩做了结果报告,“我们已经能够确定,反重力场、强湮灭力场,都不会影响电磁波的强度,其速度和强度,只和湮灭力场强度有关。”

王浩听罢点点头,“这个实验确实很重要。之前我们一直都认为,强湮灭力场会让电磁波弱化,看来不是这样的。”

“谢谢你,徐教授。”

“这是我的工作。”徐华完成了研究还是很高兴的,能参与到湮灭力场相关的研究,只是想想都很激动。

王浩继续道,“你可以以此发表实验成果,我们也会配合发布相关内容。”

“不需要保密吗?”

徐华疑惑问道。

王浩摇头,“只是低倍率的场力而已,属于常规物理研究,但是论文要经过保密审核,不能出现设备相关内容。”

徐华有些激动的用力点头。

任谁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进行发表,只是内部发表肯定比不上正式刊印到顶尖学术杂志被更多人看到。

王浩是肯定支持成果发布的。

这些基础性研究的实验需要被更多人知道,才能有更多的参与相关的理论研究中,对于完善湮灭理论是有好处的。

现在湮灭理论已经成为物理的大学科,好多顶尖的物理学家都参与到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中,尤其是理论相关的研究,每一个参与其中的都可以说是‘顶尖天才’,他们也为理论的完善做出了很大贡献。

湮灭理论,已经有了几万篇相关论文,包括湮灭理论和量子物理的联系,包括湮灭理论在天文物理领域的拓展,也包括和微观力场的联系和解析,等等。

其中还有影响力非常大的研究。

西班牙科学家鲁迪克·费尔南德斯·桑切斯,就是湮灭理论领域的著名学者,他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顶尖学者,转而研究湮灭理论后,第一次发布的《粒子对撞中的湮灭物理》,就引起了巨大反响。

之后鲁迪克的《湮灭力与强力》,解析了湮灭力场环境下,夸克之间强作用力的出现原理,受到了物理学界的广泛认同。

其实鲁迪克对于强力的解析并不完善,里面有一些地方是解释不通的,但其中包含的精彩数学内容,被认为是‘完美的数学艺术’。

同时,他的研究联系了质数能量基础、二点五维边缘拓扑结构以及质量点存在问题,以趋于完美的方式,融入到湮灭理论的核心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