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具有现实意义的常温、常压超导金属材料!(第3/4页)

那就等于是失败了。

另外,CWF-043的化学性质活跃,导致很多工序需要真空环境。

这些都是成本高、制造困难的原因。

为了下一步的实验研究,王浩不止让何毅来了湮灭力场实验组,还特别召回了向乾生。

此外,还把F射线组的刘云利召了过来。

几个实验组的元老级人员,再加上军方科技部门、高能所、航空材料员、核物理所的专家学者,湮灭力场实验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参与实验的人员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

准确的来说,各级研究员数量就超过五十。

每一次论证会议都成了大型会议,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都会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

王浩可不嫌弃参与的人多,研究员的人数越多,提供的正确思路就越多,也就能够让研究设计更加完善。

为了准备新一次实验,湮灭力场实验组上下都忙碌起来。

这还是有影响的。

向乾生是核聚变工程项目组实验负责人,他被王浩召回到湮灭力场实验组,就直接影响了核聚变项目组的实验进度。

向乾生不是说不可替代,但其他人都不敢指挥实验。

那可是核聚变中心装置的实验,中途出现一点点差错,也许都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汤建军、王烨都有些心里发怵。

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从事湮灭力场研究,对装置内外的理论、设计逻辑,还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

所以他们只能决定延缓实验,等向乾生回来继续主持工作。

王烨就忍不住抱怨一句,“王院士做什么研究?连向教授都被召过去了,我们的实验只能推迟……”

汤建军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可能和湮灭力场有关吧,但其实也挺好的,过去一段时间,项目组上下精神紧绷啊!”

“休息一段时间也好。”

“而且我们最近太吸引关注了,国内外到处都是相关的讨论,还是低调一点好……”

王烨听着轻轻点头。

……

在直流湮灭力场的研究上,实验组的经验可以说非常丰富,但对待这一次实验,还是要谨慎、再谨慎。

论证,也尽量追求完美。

这主要还是因为CWF-043颗粒性材料太过于珍贵,而每一次实验必定会损耗很多材料。

材料损耗,主要是因为‘颗粒性’。

CWF-043颗粒性材料,内部是两种超导材料,一种就是外层的常规超导材料,另一种就是颗粒状的CWF-043。

如此复杂精细的构造,让材料只有一次打磨、加工的机会,只要经过压缩或是其他破坏物理结构的工序,就会让颗粒型材料失去效果。

现在实验组的CWF-043颗粒性材料,制造过程有好多机构参与,包括湮灭科技公司、超导材料实验室、航空材料院、东工精密,以及军方的302、317、331工厂,总计花费了65亿种花币经费。

这还是一个‘内部价格’。

好多工序都是‘没有利润的制造’,就只有成本价而已,换做是‘市场价’,花费再增加几倍都不为过。

简单来形容,就是比黄金还要昂贵。

实验,要慎之又慎。

论证过程耗时就很长,总计用了一个月多时间,不过再严谨的论证也有结束的一天。

这天实验方案确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等待合作实验室和工厂方面的制造了,等待过程大概也是一个多月,合作实验室和工厂需要再‘最小损耗’的前提上,按照论证设计方案分别制造出设备底层构架的各部分。

王浩也轻呼了一口气,能有时间休息一下。

他还是留在湮灭力场实验基地,因为制造方随时可能碰到问题,相关的事务都需要他来决策。

何毅和王浩一个办公室。

当谈起实验的时候,何毅就忍不住问道,“王院士,你觉得043能制造出多高倍率的湮灭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