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诺贝尔物理学终身成就奖,王浩:赶紧一下准备吧!(第2/4页)

“希望吧。”

向乾生觉得只是论证的问题,但王浩很清楚他们的实验提升,是一步步向前迈进的,下一次的实验必定会比这一次效果更好,也就是制造的湮灭力场强度更高,但提升的幅度就很难赶上了。

“按照这次的数据来说,041材料最多支持制造20倍率的湮灭力场。”

“那是修改十几次、几十次,连续不断进行实验才能接进的数据,看来再想提升还是要更换材料……”

“043啊!”

王浩还是比较期待CWF-043,只可惜,CWF-043的实验室生产都是个问题,制造颗粒性材料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第二天材料检测中心又有了新的报告。

这次的报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他们检测到含量超过30%的一阶氢元素。

氢元素的升阶研究是很困难的。

氢,是气体。

如果把气体装在高压缩装置中,放入强湮灭力场环境就可能会发生爆炸,他们针对氢元素的升阶进行研究,后来干脆决定以常规密度,把氢气放入到密封的一阶铁箱里。

一阶铁箱也会产生磁化反应,但因为特意现象的影响,磁化反应会非常的微弱,也就不会影响到内部的氢气。

常规密度的氢气也不会发生爆炸。

这次实验则是发现铁箱内部的氢气,有30%发生了升阶现象,相对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王浩对于新发现也非常感兴趣,“想要研究元素升阶的内部原理,氢原子是很不错的选择。”

“氢原子,只含有一个质子、一个电子。”

“它是第一号元素,构造非常简单,氢原子完成升阶,但不是百分百全部升阶,说明特异现象和质子内部的变化具有相关性。”

“今后,也要进行一些理论方向的实验……”

在思考了新发现的理论意义后,他就把新的成果上报给了上级部门,让他们提供一些氘材料。

氘,是氢的同位素。

既然能够制造出升级的氢元素,自然就能制造出升级的氘元素。

他们可以利用实验制造一阶氘材料,然后交给核物理团队,并让F射线实验组配合核物理团队,进行一阶氘氘反应的研究。

这项研究直接关系到核聚变工程。

如果一阶氘氘反应的环境需求更低,并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核聚变的材料自然首选一阶氘。

……

于此同时。

瑞典皇家科学院。

亚格兰·伯哈德·安德森刚参加完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会议,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以后就用力揉着额头。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到了最后时刻。

有很多物理学家被提名,而候选人中得票数最多的物理学家,不出意外依旧是王浩。

这也是很正常的。

王浩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即便是其他国家的顶尖学者,也都对王浩推崇备至,瑞典皇家科学院就有几个有投票权的学者,他们几乎闭着眼把票投给了王浩。

原因很简单。

如果投票给其他物理学家,就可能会被其他人问及,为什么不投票给王浩?进而可能被内部打成‘极右’的政治标签(极右,极端民族主义、保守派)。

如果投票给王浩,大家会认为是一个公正的学者。

最终投票结果,王浩的票数遥遥领先,他被提名的有两个领域,一个是强湮灭力场研究,另一个是超导半拓扑理论。

得票数排名第二的,是两个知名度不高的女性物理学家。

一个叫海伦·欣顿。

一个叫陈蒙檬。

这两名女性物理学家也是王浩的学生,她们共同完成的《强湮灭力》研究,到现在依旧是湮灭物理的重要基础理论,其中不牵扯天文物理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