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花费几年很正常?看不起王院士啊!(第2/4页)

向乾生就说起了现实问题,“这个研究需要的经费很多。直流强湮灭力特性验证,每一次实验需要的材料,再包括设计、设备等等,都会非常庞大。”

“我们要验证好几种材料,也不知要花费多少经费。”

王浩默默算了一下,“几十个亿吧?”

他也不确定。

材料制造和特性验证都要消耗大笔的经费,具体要花多少钱也是很难提前做评估的。

有些材料知道相对简单。

比如,CWF-018。

这种材料是超导材料工业公司的产品之一,已经可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他们只需要提供一阶β铁58,就可以拿到对应的超导材料。

其他型号的超导材料都麻烦一些,因为都需要实验室环境制造。

王浩思考着叹了口气,拍着向乾生的肩膀道,“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我们有明确的方向。”

“也对。”

向乾生想到了格鲁姆湖计划。

虽然他们得到的信息都是来自于媒体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格鲁姆湖计划并没有直接进展。

格鲁姆湖计划最低也花费过百亿美元,投入进去连个浪花都没有打起来,甚至都没有能制造出叠加力场。

这就是走错了方向。

他们想依靠一阶铁研究超导材料,再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浩继续说道,“希望研究能够顺利,那样我们就可以很快制造出更强的湮灭力力场。”

“只要能够把高压混合材料替换成金属操作材料,研发前景就会变得一片光明,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颗粒性材料技术,来直接提升湮灭力场强度。”

“有了强度更高的湮灭力场,我们就可以大批量的制造一阶碳和一阶硅,这两种升阶材料是非常重要。”

“还有铜、汞、钨等等……”

“不过我最期待的还是一阶氢元素、氘元素,比起金属元素,氢元素有很大的科研潜力,甚至可能会作为核聚变的燃料。”

他和向乾生一起讨论着,不由得都憧憬起来。

……

下一步研究正式开始。

研究最初就是制造材料,一阶α铁58的制造成本很高,再到湮灭力场实验组进行β型转化。

后续则提供给超导材料研究中心,来制造出对应型号的超导材料。

这个过程中消耗的经费就很多了。

湮灭力场实验组提前申请报备了五十亿经费,报告提交到科技部门的时候,徐老师看了一眼都有些头皮发麻。

“是做材料研究?”

“支持湮灭力场的特殊材料?”

徐老师仔细琢磨着,“难道和核聚变有关?但如果是核聚变的研究,应该用那一部分经费吧?”

50亿的资金不是小数目。

但湮灭力场实验组的经费,大多都来自湮灭科技公司、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倒是也不用科技部门头疼,他要做的就只是批准签字而已。

徐老师很干脆的签字同意。

很快。

又有麻烦找上了门。

国内几大材料机构一起来问致密材料技术的问题,因为他们找不到湮灭力场实验组的向乾生。

湮灭力场实验组那边也没有回复。

徐老师赶紧派人去问了一下,王浩听到消息才想起核聚变的材料研究,他本来准备把工作交给向乾生。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王浩刚才找了几个研究员,让他们组建了新团队,专门负责配合几个材料机构的研究。

新团队的负责人就不是向乾生了。

徐老师又派人过来沟通,得到的回复是,“向教授有更重要的工作”。

“还有什么比核聚变项目的材料研究重要?”徐老师听的直扯嘴角,后来干脆自己跑过来看看。

他来的很仓促。

等到了湮灭力场实验组,发现里面并没有忙着做什么,反倒是一副很清闲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