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核聚变研究新阶段,群众: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第3/4页)

但是,围绕‘未来元素’一阶铁还必须展开研究。

‘未来元素’有个特点是,不会产生特异现象,而特意现象是升阶元素制造湮灭力场的最大阻碍。

“常规的一阶铁、一阶锂,受到特异现象影响,无法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直流湮灭力场,但是‘未来元素’可以。”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个方向上继续展开研究……”

“可以试着用铁的同位素进行研究,也许就能制造出不带有辐射的未来铁元素。”

这项研究的投入非常大,针对的就是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

未来元素不会受到特异现象影响,就能支持顶替现在使用的高压混合材料,制造出高强度的直流强湮灭力。

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可以用来大规模制造升阶材料。

F射线的强度再高,因为覆盖区域极为有限,制造出的材料还是太少太少,现在的影响主要是辐射问题,很多实验就会有安全风险,但是研究必须要一步步推进。

另一方面。

F射线实验组也稳定了新设备,他们还试着做了扇形F射线释放,只可惜实验还是失败了。

王浩认为释放扇形F射线,就必须要对内部螺旋磁场进行重新论证,也就是制造出新设备,同时还要增强内置核反应堆的能量的强度。

材料检测上倒是收获丰厚。

高强度的F射线,制造出了好几种升阶元素,已经确定的除了硅元素以外,还有汞、钨、铜和氢。

硅和铜的发现都是重量级的。

磁化硅材料内的一阶硅含量非常高,直接应用就是帮助航天局制造全新的太阳能电池板。

一阶铜的发现也很重要。

一阶铜的活跃性更强,电阻比银还要低很多,几乎接近了‘零电阻’,甚至被认为可以顶替超导材料。

只可惜,磁化铜材料内的一阶铜含量很低。

另外,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也根本无法做到量产,每一次制造的一阶铜,都要用‘毫克’做单位。

所以升阶材料想要大量研发、大量应用,还是必须要依靠直流湮灭力场技术,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制造。

在制造升阶材料方面,F射线终究只能归在‘实验室手段’。

……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科技部门再次组织了核聚变论证项目会议。

这次的项目论证会议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好多深入参与论证项目的学者都认为,核聚变项目即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

项目论证会议才刚开始就很不一般,科技部门主导的会议却来了几个顶尖的决策人。

会议也紧跟国内外科研焦点,有一半都是升阶材料技术展示。

王浩在会议上进行了发言,他说起了致密材料技术的突破,还简单介绍了核聚变容器相关的技术。

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但内层反重力场、外层强湮灭力场薄层,再加上高端的材料技术以及磁场论证,让会场所有学者都听的津津有味。

他们都感觉见识了新的科技,也对于核聚变项目更有信心。

项目论证会议并没有确定什么,但会议结束以后,又举行了一系列相关的会议,也包括个方向的技术会议,多数学者都要参加至少两个会议。

王浩以及同行的汤建军、王烨等人,则是连续参加了多个会议,其中还包括高层决策人的会议。

之后,项目确定进入下一阶段——设计。

一个超级大工程的项目,总计会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论证,第二个阶段是设计。

最后,才是制造。

前面两个阶段牵扯到了大量的实验,真正进入到制造也就是立项了,还需要多久时间就不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