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发现大量升阶元素,航天局找来,电池板技术?何不食肉糜!(第3/4页)

他们认为核聚变项目‘最少能通过论证’。

比如,汪百川。

他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见到的恐怖点火技术’,谈到核聚变论证却非常看好,“论证通过肯定没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有关升阶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包括钢铁、合金、超导材料,等等。”

“这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材料技术基础。”

“按照王院士的设计理论,有了材料技术基础支持,其他的问题就不大了……”

这个说法得到了认可。

国际上的核聚变研究,重点在于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当然也少不了材料方向的支持。

王浩给出的核聚变控制解决方案,则是弱化了螺旋磁场的设计,让磁场多出一个‘开口’,但对于材料技术的要求更高。

虽然材料技术要求高,但材料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升阶材料的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国内外已经有了多项震撼人心的成果过。

比如,航空材料院就研究出了一种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材料,比原来的材料性能增加了30%。

放在十年前,类似的成果会让国际震惊。

高熔点、高韧性的镍铁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的扇叶材料,就能支持制造更加高端的航空发动机。

现在不同了。

好多材料研究机构、企业,都有了相关领域的成果,航空材料院的研究发现,放在其中也很不起眼。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内外都在关注反重力飞行器。

反重力飞行器是电动机推动,航空发动机技术受到的关注自然降低,肯定比不上超高性能的超导电动机技术。

超导电动机内部的扇叶,并不是处在高压、高热环境。

镍铁合金也只是一个选择而已。

核聚变项目的第二次论证会议,就有好多学者主动发言,他们谈起了自己手头的研究进展,一个个研究和想法汇总下来,解决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大方向,还是容器技术和材料研究。

当有了一个个技术突破的时候,核聚变论证完成似乎近在眼前。

“等下一次论证,再有一些技术突破,就差不多了……”会后徐老师对王浩说道,他的工作压力很大,但还是很期待的。

王浩笑道,“马上就有了。”

“马上就有?”

王浩道,“我们最近的实验,您也知道吧?如果能制造出更精细的颗粒性材料,力场容器技术就会有突破。”

“我们也在研究致密材料技术。”

“还有,我们最新的发现,暂时还没有提交,您就等着新的报告吧。”

“什么发现?”徐老师感兴趣的问道,“是不是F射线那边?我知道你们进行了新设备的激发实验。”

“对。”

“升阶元素?”

“很多。”

“很多?”

徐老师听到这个词都惊住了,“有多少?”

“好几种。”

王浩道,“虽然F射线制造磁化材料的效率很低,但如果只是用在核聚变技术研究上,也够了。”

徐老师顿时深吸一口气。

他消化了一下信息,忽然开口说了句,“对了,航天局那边,设计司的赵老师可能会找你……”

“什么事?”

“数学问题。”

……

赵老师找王浩确实是询问数学问题,只不过数学问题的规模有点大,他想让王浩看一下‘登月计划’,并对于往返的轨迹进行计算和修正。

王浩回到西海大学,就等来了赵老师。

他们是在办公室里见的面,赵老师还带着两个老院士,还有三个年轻一些的研究员。

其中一个叫袁志方的院士说起了想让王浩帮忙解决的问题。

王浩听的都惊住了,他满是不解的问道,“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吧?整个往返轨迹的计算和修正,这可是个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