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技术!(第3/4页)

“不用。”

王烨也同样不理解。

汪百川做的是氘氘反应研究的项目,点火问题不用参与?那么怎么去做实验呢?

但他知道点火是保密技术,想了解必须要做特殊申请,或者是论证到了后期阶段,自己才会有资格接触。

他干脆换了个话题,“常规环境下,氘氘反应点火会发生爆炸吗?”

“如果材料足够,肯定会的。”王浩道,“这个项目是研究材料密度和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开始肯定先要实现点火,再一点点的降低强度。所以你们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太靠近,而且爆炸可能会有很多辐射,安全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真会爆炸啊?像是氢弹那样?”汪百川眼前一亮的问道。

“估计没有那么强烈,但也应该差不多吧。”

“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岂不是要有很多次爆炸。到时候一定要多来几次,数据才会准确。”他说的眼睛更亮了。

王浩有些不解的问道,“汪教授,你好像很期待?”

“那是当然了。”

汪百川道,“我这辈子都在研究聚核反应,但只见过一次氢弹爆炸。那个场面,真的……”

他说着更激动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啊!”

“现在的研究是氘氘反应,强度上可能会低一些,但也是爆炸啊……王院士,你想想,核聚变、爆炸,‘嘭~~~’的一声……”

“那个场面,多震撼?”

“简直就是艺术啊!”

“……”

王浩用力的咧咧嘴,“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亲眼看看了。”他就只是随便应付一句。

爆炸?

艺术?

这个汪百川有点极端啊。

反正王浩是不理解这些核工程专家对于核爆炸的狂热。

……

氘氘反应是必须要做的先期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测定反应强度和材料密度之间的之间。

以此,才能论证反应控制问题。

这个项目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氘氘反应点火。

即便是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也只有一亿摄氏度,根本无法达成氘氘反应的点火条件。

所以氢弹应用的是反应强度更高的氘氚反应。

好多知道项目内容的学者,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已经知道拥有一种全新的点火技术,很可能和强湮灭力场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科技部门也是这么想的。

徐老师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只是不知道具体效果怎么样,他在项目申请文件上签了字,还特别打电话让廖建国的研究组配合。

在诸多的关注下,第一次氘氘反应测定实验,先期准备工作迅速做好了。

实验定在沙漠的边缘。

这里周围百公里都是无人区,距离F射线实验基地有两百公里,F射线实验团队将会应用内部有核反应的发生设备进行点火。

两百公里,距离还是非常远的。

这也是一次对F发射发生技术的检验。

在实验通过审批的第一时间,廖建国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准备,他们启动设备释放F射线,连续进行了十几天时间,发射了几十次F射线,并把设备完全调整好,才确定了实验地点。

简单来说,不是让F射线瞄准反应材料,而是把反应材料放置在F射线的目标位置。

这样才能保证一击命中。

当天。

汪百川亲自带队到实验地点,检测高压缩的氘氘材料以及一些埋在地底深处的设备。

团队里有好几个核专家,就连王烨都禁不住好奇过来看看。

本来是想着到了实验地点能看到点火团队,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来,“点火团队呢?”